在列表中检索

2

2

1
1

2

共检索到 2

研究流域水循环与水资源演变规律,对于促进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项目以我国西北旱区绿洲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位下降和地表生态恶化为背景,以深刻认识灌溉水(降水)、土壤水和地下水转化规律及绿洲灌溉农业发展对流域水循环过程的影响为主线,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揭示渠道渗漏水对层状包气带及地下水补给的定量规律,建立考虑土地利用状况和渠系空间分布的区域尺度水资源转化模型,研究典型区域水资源转化规律,重点分析农田水分转化关系和考虑行水过程的渠系水分转化关系,并对不同农业活动条件下区域水循环过程进行模拟预测,获得面向环境友好的作物种植结构和水资源利用模式。本研究旨在建立能够准确描述干旱区绿洲水循环过程的区域水资源转化模型,力求回答干旱区绿洲农业活动如何影响区域水循环过程?其定量关系是什么?等科学问题,为干旱绿洲区合理开发、利用和配置有限的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2014-01

【中文摘要】以实现流域生态修复及水资源持续利用为目标,以水资源和生态问题最严重的甘肃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为例,开展了以下研究:(1)应用条件价值法,对农业节水的生态价值的支付意愿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了农业节水的生态价值,建立了生态价值支付意愿与人均收入和支付意愿与年均降水之间的线性关系;(2)提出了基于GIS和RS的区域植被生态需水评估方法,研究了不同水文年型考虑土壤含水量修正系数和植被类型的生态需水年内变化过程,建立了植被生态需水的空间分布模型,获得石羊河流域不同水文年型的生态需水与生态补水量;(3)建立了以高效用水和公平用水为目标的水资源使用权多目标分配模型,获得了流域水权初始分配方案;(4)把水循环转化过程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机结合,建立了内陆河流域基于天然人工二元水资源转化模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5)提出了生态效益分摊系数,建立了石羊河流域基于生态经济效益统一度量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获得了配置方案;(6)建立了基于高效利用的农业种植结构及灌溉制度优化模型。研究结果可为石羊河流域水资源规划、生态水权立法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2009-01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2条  共2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