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本项目, 主要以北半球纯西风控制区最新发现的我国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的科桑溶洞为主, 研究西风控制区大气降水与温度/湿度、大气降水与洞穴滴水、洞穴滴水与现代石笋方解石氧同位素之间的关系, 同时研究洞穴外部不同海拔高度植被类型的碳同位素组成与洞穴滴水碳同位素组成的关系, 准确判识化石石笋方解石氧碳同位素的含义; 对该洞穴中生长于MIS 5和MIS 11期间的石笋样品进行绝对高精度的230Th定年和高分辨率的氧碳同位素分析, 建立起具有独立年代尺度的MIS5和MIS11期间内部不同时间尺度上西风区气候变化的规律, 与亚洲季风区石笋记录、高纬度海洋-石笋记录、两极冰芯记录对比, 揭示西风区气候变化作为低纬度亚洲季风变化与高纬度北大西洋气候变化之间的桥梁作用, 从而探索西风区气候变化的模式-驱动机理及其对亚洲季风的影响.
2008-01【中文摘要】本课题对南海珊瑚礁与中国陆地洞穴石笋进行了系统研究。在珊瑚礁方面,我们通过高精度TIMS铀系年代测定,发现南沙群岛海区近千年来至少发生了6次强风暴潮事件,具有约160年的周期;发现近200年南沙群岛至少发生了9次珊瑚礁白化死亡过程,珊瑚礁死亡、白化的频率显著增加,并且基本上可与El Nino事件相对应。通过对南海北部雷州半岛珊瑚礁的年代、Sr/Ca,Mg/ Ca和δ18O的组合分析等,证实在中全新世气候适宜期存在至少9次高频率、大幅度的冬季骤冷事件,并伴随大批角孔珊瑚死亡。发现6.8-5.0 ka BP温度比现在高0.9-0.5 oC,2.5 ka BP时温度与现在相当,1.5 ka BP.温度比现在低约2.2 oC这一温度的总体下降过程。与6800年来的总体趋势相反,20世纪温度急剧上升,可能记录了人类活动的影响。另外,还重建了全新世的多期高海平面,其波动周期为1400年,与北大西洋冰漂事件周期一致。 在石笋研究方面,发现在16800-10500 yr BP的冰消期发生的东亚季风气候震荡与格陵兰冰芯记录呈准同步变化趋势。证实了北半球气候通过大气环流的遥相关关系。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