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计算冰期时的冰川位置,发现冰川阻江可能对稳定高原边界起到了重要作用,可能引发多次溃决洪水造成强烈的地表侵蚀。末次冰期时,雅鲁藏布大峡谷入口处,发育的古冰川堰塞湖,称之为格嘎古堰塞湖,成为检验该观点的重要地质证据,但是该古堰塞湖年代和记录的溃决洪水次数还缺乏详细研究。本项目拟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一方面系统的研究格嘎古堰塞湖沉积物的光释光年代和分布,确定其形成年代及稳定存在时间。另一方面,选择三个典型的湖相沉积剖面,通过粒度测试,野外和室内的沉积观察侵蚀面、斜层理和表面风化破坏等溃决洪水特征,结合光释光年代和沉积记录的古地场长期变化得出的沉积旋回持续时间,确定古洪水发生的次数,并计算溃决洪水。为定量评价冰川阻江对大峡谷地表过程的影响提供时间标尺及是否存在多次溃决洪水的直接证据。
2014-01【中文摘要】河流阶地是过去的活动河床但现今已被废弃的地貌,其形成是构造运动、气候变化、基准面升降等因素单独或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应用阶地资料分析区域构造演化和古气候环境变迁是地貌学重要的方法之一。渭河作为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曾哺育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但其演化历史至今不甚明确,虽然其下游地区河流地貌的研究已较为成熟,但其上游地区,基本上是相关研究的空白地带。新生代以来,该区构造活动强烈,气候环境事件频繁发生,这些都对区域地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希望通过对渭河上游河流地貌开展详细的研究,以期达到(1)了解渭河的发育演化历史及其与黄河之间的关系;(2)力争发现完整的河流阶地序列,并精确定年,从而建立完善的阶地发育模式;(3)根据阶地变形构造,确定该区活断层的分布﹑最新活动特征及活动规律,可以为地震预报及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