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牵头承担的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从0到1”原始创新项目“青藏高原典型冻土区地下冰溯源及冻土演化”结题评审会召开。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基础研究局数学与交叉科学处副处长李磊、西北研究院院务委员范桥辉、项目跟踪专家吴青柏研究员等出席会议。会议由科研管理处副处长杨林山主持。
会议邀请了兰州大学潘保田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赵林教授、兰州大学宜树华教授、兰州交通大学杨庆教授、兰州理工大学王昱教授、西北大学徐国保教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仵宇庆高级会计师组成咨询专家组,对项目进行评审。
会上,李磊致辞并回顾了项目的设立背景与整体布局,肯定了项目在执行过程中的扎实推进,希望项目团队持续在基础理论突破和关键技术研发方面取得新进展。
范桥辉在致辞中指出,青藏高原冻土地下冰“从0到1”原始创新项目是西北研究院作为依托单位承担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中国科学院的原始创新项目。课题组经过5年的攻关,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丰硕的成果,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以及高海拔冻土工程建设提供了关键科技支撑。
项目负责人杨玉忠研究员围绕项目研究背景、研究思路与方法、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主要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经费使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汇报。
项目专家组围绕项目形成的前沿报告进行了质询和讨论,充分肯定了项目取得的成果,认为该项目研发的首套室内动态成冰模拟系统,突破了室内冻土成冰过程监测的技术瓶颈。构建的冻土地下冰分布和储量新模型,较好地刻画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下冰的分布和储量特征。构建了青藏高原首个地下冰同位素与地球化学观测网络,获取了迄今为止最系统最全面的地下冰样品数据。提出了以地下冰为代用指标解疑多年冻土演化过程的新方法,为青藏高原冻土形成年代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专家组建议在本项目基础上,对面向地下冰观测网络建设、地下冰分布和储量模型以及地下冰形成和演变历史评估技术给予相关支持,推动本领域快速发展。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