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表中检索

2

共检索到 2

本文以获取近20年长江源冰川物质平衡,揭示冰川物质平衡影响因素及冰川物质流失对河流径流量影响为目标开展研究。利用InSAR技术和双站TerraSAR-X/TanDEM-X影像生成两期覆盖长江源全域冰川的DEM,分别和SRTM DEM差分,去除高程差系统误差后获取长江源地区冰川2000—2012年和2000—2020年间的高分辨率冰川厚度变化,再结合冰川密度将厚度变化转为冰川物质平衡。估计结果与区域内冰川实地物质平衡监测结果仅相差0.03 m w.e.a-1,表明精度较高。结果显示长江源地区冰川在2000—2012年间的物质平衡为(-0.30±0.02) m w.e.a-1,在2000—2020年间为(-0.45±0.04) m w.e.a-1,2012—2020年间冰川消融相比2000—2012年间明显加速。推测夏季气温升高和夏季降水减少是冰川加速消融的主要原因。另外,长江源地区冰川消融速度存在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分析认为这一现象与西部地区温度更低,升温更慢,冰川海拔更高,积累区面积比例更高,冰面坡度更陡有关。200...

期刊论文 2024-06-13

本文以获取近20年长江源冰川物质平衡,揭示冰川物质平衡影响因素及冰川物质流失对河流径流量影响为目标开展研究。利用InSAR技术和双站TerraSAR-X/TanDEM-X影像生成两期覆盖长江源全域冰川的DEM,分别和SRTM DEM差分,去除高程差系统误差后获取长江源地区冰川2000—2012年和2000—2020年间的高分辨率冰川厚度变化,再结合冰川密度将厚度变化转为冰川物质平衡。估计结果与区域内冰川实地物质平衡监测结果仅相差0.03 m w.e.a-1,表明精度较高。结果显示长江源地区冰川在2000—2012年间的物质平衡为(-0.30±0.02) m w.e.a-1,在2000—2020年间为(-0.45±0.04) m w.e.a-1,2012—2020年间冰川消融相比2000—2012年间明显加速。推测夏季气温升高和夏季降水减少是冰川加速消融的主要原因。另外,长江源地区冰川消融速度存在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分析认为这一现象与西部地区温度更低,升温更慢,冰川海拔更高,积累区面积比例更高,冰面坡度更陡有关。200...

期刊论文 2024-06-13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2条  共2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