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3

南极海冰表面的积雪显著影响着海冰的生长与消融,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我国自主海洋卫星HY-2B微波辐射计(SMR)数据获取高精度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我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雪龙”号走航观测的积雪深度数据,构建HY-2B SMR的被动微波积雪深度遥感反演模型,并与传统的反演模型进行比较和验证。结果表明,新构模型反演的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与现场观测数据的平均偏差仅为-1.70 cm,反演精度优于传统常用的Markus98模型和Comiso03模型。与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发布的GCOM-W1 AMSR-2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产品对比发现,应用HY-2B SMR数据和新构模型反演的时序积雪深度大于AMSR-2积雪深度产品,整体变化趋势一致,但HY-2B SMR反演雪深更接近于实际观测值。两个产品的差异在积雪积累期和稳定期(4月至10月)主要集中在东南极海域和罗斯海,在消融期(11月至次年3月)差异主要分布在西南极海域以及威德尔海南部。开展国产HY-2B SMR数据的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反演研究,可为我国业务化南极冰雪动态监测及南极海冰与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大...

期刊论文 2025-03-20

南极海冰表面的积雪显著影响着海冰的生长与消融,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我国自主海洋卫星HY-2B微波辐射计(SMR)数据获取高精度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我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雪龙”号走航观测的积雪深度数据,构建HY-2B SMR的被动微波积雪深度遥感反演模型,并与传统的反演模型进行比较和验证。结果表明,新构模型反演的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与现场观测数据的平均偏差仅为-1.70 cm,反演精度优于传统常用的Markus98模型和Comiso03模型。与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发布的GCOM-W1 AMSR-2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产品对比发现,应用HY-2B SMR数据和新构模型反演的时序积雪深度大于AMSR-2积雪深度产品,整体变化趋势一致,但HY-2B SMR反演雪深更接近于实际观测值。两个产品的差异在积雪积累期和稳定期(4月至10月)主要集中在东南极海域和罗斯海,在消融期(11月至次年3月)差异主要分布在西南极海域以及威德尔海南部。开展国产HY-2B SMR数据的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反演研究,可为我国业务化南极冰雪动态监测及南极海冰与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大...

期刊论文 2025-03-20

南极海冰表面的积雪显著影响着海冰的生长与消融,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我国自主海洋卫星HY-2B微波辐射计(SMR)数据获取高精度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我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雪龙”号走航观测的积雪深度数据,构建HY-2B SMR的被动微波积雪深度遥感反演模型,并与传统的反演模型进行比较和验证。结果表明,新构模型反演的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与现场观测数据的平均偏差仅为-1.70 cm,反演精度优于传统常用的Markus98模型和Comiso03模型。与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发布的GCOM-W1 AMSR-2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产品对比发现,应用HY-2B SMR数据和新构模型反演的时序积雪深度大于AMSR-2积雪深度产品,整体变化趋势一致,但HY-2B SMR反演雪深更接近于实际观测值。两个产品的差异在积雪积累期和稳定期(4月至10月)主要集中在东南极海域和罗斯海,在消融期(11月至次年3月)差异主要分布在西南极海域以及威德尔海南部。开展国产HY-2B SMR数据的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反演研究,可为我国业务化南极冰雪动态监测及南极海冰与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大...

期刊论文 2025-03-20

南极海冰表面的积雪显著影响着海冰的生长与消融,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我国自主海洋卫星HY-2B微波辐射计(SMR)数据获取高精度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我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雪龙”号走航观测的积雪深度数据,构建HY-2B SMR的被动微波积雪深度遥感反演模型,并与传统的反演模型进行比较和验证。结果表明,新构模型反演的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与现场观测数据的平均偏差仅为-1.70 cm,反演精度优于传统常用的Markus98模型和Comiso03模型。与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发布的GCOM-W1 AMSR-2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产品对比发现,应用HY-2B SMR数据和新构模型反演的时序积雪深度大于AMSR-2积雪深度产品,整体变化趋势一致,但HY-2B SMR反演雪深更接近于实际观测值。两个产品的差异在积雪积累期和稳定期(4月至10月)主要集中在东南极海域和罗斯海,在消融期(11月至次年3月)差异主要分布在西南极海域以及威德尔海南部。开展国产HY-2B SMR数据的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反演研究,可为我国业务化南极冰雪动态监测及南极海冰与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大...

期刊论文 2025-03-20

南极海冰表面的积雪显著影响着海冰的生长与消融,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我国自主海洋卫星HY-2B微波辐射计(SMR)数据获取高精度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我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雪龙”号走航观测的积雪深度数据,构建HY-2B SMR的被动微波积雪深度遥感反演模型,并与传统的反演模型进行比较和验证。结果表明,新构模型反演的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与现场观测数据的平均偏差仅为-1.70 cm,反演精度优于传统常用的Markus98模型和Comiso03模型。与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发布的GCOM-W1 AMSR-2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产品对比发现,应用HY-2B SMR数据和新构模型反演的时序积雪深度大于AMSR-2积雪深度产品,整体变化趋势一致,但HY-2B SMR反演雪深更接近于实际观测值。两个产品的差异在积雪积累期和稳定期(4月至10月)主要集中在东南极海域和罗斯海,在消融期(11月至次年3月)差异主要分布在西南极海域以及威德尔海南部。开展国产HY-2B SMR数据的南极海冰表面积雪深度反演研究,可为我国业务化南极冰雪动态监测及南极海冰与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大...

期刊论文 2025-03-20

南极地区的融雪将影响全球能量收支和海平面高度的变化。微波散射计(SCAT)和辐射计(SMR)对探测融雪是有效的。在本文中,海洋2号B(HY-2B)卫星上的SCAT和SMR从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的数据将作为实验数据集用于开展南极冰盖融雪检测研究,使用84张Landsat-8影像得到实验的融雪/干雪样本数据集,以Thurston站、Willie Field站和Schwerdtfeger站所测的空气温度数据作为实验结果的验证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当气象站的气温达到阈值-1.1℃时,可以判断气象站所在极地网格像素上有融雪发生;当一个极地网格像素对应区域内的融雪面积比例达到阈值1.43%时,可以判断该像素上有融雪发生;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散射计和辐射计数据协同检测融雪的阈值分别为-0.98和1.63。通过与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的气温数据进行验证,HY-2B/SCAT和HY-2B/SMR协同探测融雪的效果比使用单一传感器好,准确率达到92.9%。通过对融雪探测结果的时空分析得出:南极半岛可以成为南极冰盖融雪研究的首选局部地区;南极整体在12月中旬至1月中下旬处...

期刊论文 2025-03-11

南极地区的融雪将影响全球能量收支和海平面高度的变化。微波散射计(SCAT)和辐射计(SMR)对探测融雪是有效的。在本文中,海洋2号B(HY-2B)卫星上的SCAT和SMR从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的数据将作为实验数据集用于开展南极冰盖融雪检测研究,使用84张Landsat-8影像得到实验的融雪/干雪样本数据集,以Thurston站、Willie Field站和Schwerdtfeger站所测的空气温度数据作为实验结果的验证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当气象站的气温达到阈值-1.1℃时,可以判断气象站所在极地网格像素上有融雪发生;当一个极地网格像素对应区域内的融雪面积比例达到阈值1.43%时,可以判断该像素上有融雪发生;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散射计和辐射计数据协同检测融雪的阈值分别为-0.98和1.63。通过与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的气温数据进行验证,HY-2B/SCAT和HY-2B/SMR协同探测融雪的效果比使用单一传感器好,准确率达到92.9%。通过对融雪探测结果的时空分析得出:南极半岛可以成为南极冰盖融雪研究的首选局部地区;南极整体在12月中旬至1月中下旬处...

期刊论文 2025-03-11

南极地区的融雪将影响全球能量收支和海平面高度的变化。微波散射计(SCAT)和辐射计(SMR)对探测融雪是有效的。在本文中,海洋2号B(HY-2B)卫星上的SCAT和SMR从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的数据将作为实验数据集用于开展南极冰盖融雪检测研究,使用84张Landsat-8影像得到实验的融雪/干雪样本数据集,以Thurston站、Willie Field站和Schwerdtfeger站所测的空气温度数据作为实验结果的验证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当气象站的气温达到阈值-1.1℃时,可以判断气象站所在极地网格像素上有融雪发生;当一个极地网格像素对应区域内的融雪面积比例达到阈值1.43%时,可以判断该像素上有融雪发生;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散射计和辐射计数据协同检测融雪的阈值分别为-0.98和1.63。通过与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的气温数据进行验证,HY-2B/SCAT和HY-2B/SMR协同探测融雪的效果比使用单一传感器好,准确率达到92.9%。通过对融雪探测结果的时空分析得出:南极半岛可以成为南极冰盖融雪研究的首选局部地区;南极整体在12月中旬至1月中下旬处...

期刊论文 2025-03-11

南极地区的融雪将影响全球能量收支和海平面高度的变化。微波散射计(SCAT)和辐射计(SMR)对探测融雪是有效的。在本文中,海洋2号B(HY-2B)卫星上的SCAT和SMR从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的数据将作为实验数据集用于开展南极冰盖融雪检测研究,使用84张Landsat-8影像得到实验的融雪/干雪样本数据集,以Thurston站、Willie Field站和Schwerdtfeger站所测的空气温度数据作为实验结果的验证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当气象站的气温达到阈值-1.1℃时,可以判断气象站所在极地网格像素上有融雪发生;当一个极地网格像素对应区域内的融雪面积比例达到阈值1.43%时,可以判断该像素上有融雪发生;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散射计和辐射计数据协同检测融雪的阈值分别为-0.98和1.63。通过与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的气温数据进行验证,HY-2B/SCAT和HY-2B/SMR协同探测融雪的效果比使用单一传感器好,准确率达到92.9%。通过对融雪探测结果的时空分析得出:南极半岛可以成为南极冰盖融雪研究的首选局部地区;南极整体在12月中旬至1月中下旬处...

期刊论文 2025-03-11

南极地区的融雪将影响全球能量收支和海平面高度的变化。微波散射计(SCAT)和辐射计(SMR)对探测融雪是有效的。在本文中,海洋2号B(HY-2B)卫星上的SCAT和SMR从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的数据将作为实验数据集用于开展南极冰盖融雪检测研究,使用84张Landsat-8影像得到实验的融雪/干雪样本数据集,以Thurston站、Willie Field站和Schwerdtfeger站所测的空气温度数据作为实验结果的验证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当气象站的气温达到阈值-1.1℃时,可以判断气象站所在极地网格像素上有融雪发生;当一个极地网格像素对应区域内的融雪面积比例达到阈值1.43%时,可以判断该像素上有融雪发生;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散射计和辐射计数据协同检测融雪的阈值分别为-0.98和1.63。通过与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的气温数据进行验证,HY-2B/SCAT和HY-2B/SMR协同探测融雪的效果比使用单一传感器好,准确率达到92.9%。通过对融雪探测结果的时空分析得出:南极半岛可以成为南极冰盖融雪研究的首选局部地区;南极整体在12月中旬至1月中下旬处...

期刊论文 2025-03-11
  • 首页
  • 1
  • 2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13条,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