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表中检索

共检索到 2

土壤热状态是指示多年冻土存在及其热稳定性的最关键指标。为探究黄河源头区冻土热状态的较长期变化,首先构建了土壤热传导数学模型并基于HYDRUS-1D模型求解,经参数率定验证,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适用性,然后利用中国区域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CMFD)驱动模拟了黄河源头区6个钻孔1979—2018年冻土地温的变化。结果表明,黄河源头区冻土热状态在1999年发生转变:1999年前温度变化速率为-0.037~0.026°C/a,1999年后升温速率为0.006~0.120°C/a。分析表明1998年的气候变暖突变及1999年的极端气候灾害突变是黄河源头区冻土地温在1999年发生突变的主要原因;冻土地温升高,冻土热稳定性下降,将深刻影响冻土水源涵养功能。该研究可厘清高原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为加强黄河源头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提供科技支撑。

期刊论文 2025-01-08

黄河源头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属中纬度高山多年冻土带。利用多年气温、钻探及冻土观测资料等,对气候变化、降水、地下径流、植被覆盖程度以及人类活动等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多年冻土退化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冻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气温的升高是导致黄河源区多年冻土退化的根本原因,地下径流、植被覆盖程度、冻土自身结构以及人类活动是其退化的影响因素;局部多年冻土层厚度减薄乃至消失,多年冻土上界下降、下界上升,分布范围缩小是多年冻土退化的趋势。

期刊论文 2009-07-15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2条  共2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