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候变化不断挑战人类安全,加强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为提升城市安全,筑牢生命保卫线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目前,对于气候变化与城市建设的研究尚处在探索阶段,本文建立了气候变化对城市建设的影响与应对策略研究路径。同时,以沈阳为例,对暴雨、雪、高温天气进行深入分析,评估每类天气的特征与灾害风险,最后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保护自然环境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灾害应对能力两方面提出城市建设的应对策略。通过本研究,希望为如何加强气候变化应对能力,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随着气候变化不断挑战人类安全,加强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为提升城市安全,筑牢生命保卫线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目前,对于气候变化与城市建设的研究尚处在探索阶段,本文建立了气候变化对城市建设的影响与应对策略研究路径。同时,以沈阳为例,对暴雨、雪、高温天气进行深入分析,评估每类天气的特征与灾害风险,最后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保护自然环境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灾害应对能力两方面提出城市建设的应对策略。通过本研究,希望为如何加强气候变化应对能力,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基于1951—2020年包头国家基本气象站逐日气候要素和天气现象资料,分析了该区域秋冬季多种高影响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强度和频率。结果表明:过去70年间,最大冻土深度以4.05 d/10 a的趋势显著下降,降雪日数、积雪日数、最大积雪深度、低温日数以及冰雹日数变化趋势总体平稳,略有下降,平均地面温度则以0.46 d/10 a的趋势缓慢上升。积雪日数和低温日数1月最多,降雪日数和冰雹日数分别是2月和9月最多。高影响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强度和频率可能会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增加,因此,制定更多缓解与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是重中之重。
基于1951—2020年包头国家基本气象站逐日气候要素和天气现象资料,分析了该区域秋冬季多种高影响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强度和频率。结果表明:过去70年间,最大冻土深度以4.05 d/10 a的趋势显著下降,降雪日数、积雪日数、最大积雪深度、低温日数以及冰雹日数变化趋势总体平稳,略有下降,平均地面温度则以0.46 d/10 a的趋势缓慢上升。积雪日数和低温日数1月最多,降雪日数和冰雹日数分别是2月和9月最多。高影响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强度和频率可能会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增加,因此,制定更多缓解与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