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消融季反照率是表征冰川年际物质平衡变化的重要参数之一。高海拔亚洲地区(以下简称高亚洲)冰川类型多样且变化机制复杂,冰面反照率对不同类型冰川的年际物质平衡的表征能力及其区域特征还有待进一步认识。本文基于2000年—2019年MODIS冰雪反照率产品和物质平衡时间序列观测数据,分析了高亚洲23条冰川4种消融季反照率参数的变化特征,评估了不同反照率参数与年际物质平衡的相关性,并探讨了反照率变化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冰川的年际物质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近20年内除喜马拉雅西段和祁连山地区的冰川外,其他冰川的反照率均呈下降趋势,消融季最小反照率波动大于平均反照率,后者在相同冰川子区内的年际变化和长期趋势较为一致;共计13条冰川的反照率与年际物质平衡呈现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P<0.05),4种反照率参数中8天合成产品的平均反照率相关性最优;反照率与年际物质平衡线性关系在不同冰川子区和冰川类型中均无明显的区域性分布规律。本文研究可为加深认识冰雪反照率对高亚洲冰川物质平衡的影响规律提供有益参考。
冰川消融季反照率是表征冰川年际物质平衡变化的重要参数之一。高海拔亚洲地区(以下简称高亚洲)冰川类型多样且变化机制复杂,冰面反照率对不同类型冰川的年际物质平衡的表征能力及其区域特征还有待进一步认识。本文基于2000年—2019年MODIS冰雪反照率产品和物质平衡时间序列观测数据,分析了高亚洲23条冰川4种消融季反照率参数的变化特征,评估了不同反照率参数与年际物质平衡的相关性,并探讨了反照率变化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冰川的年际物质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近20年内除喜马拉雅西段和祁连山地区的冰川外,其他冰川的反照率均呈下降趋势,消融季最小反照率波动大于平均反照率,后者在相同冰川子区内的年际变化和长期趋势较为一致;共计13条冰川的反照率与年际物质平衡呈现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P<0.05),4种反照率参数中8天合成产品的平均反照率相关性最优;反照率与年际物质平衡线性关系在不同冰川子区和冰川类型中均无明显的区域性分布规律。本文研究可为加深认识冰雪反照率对高亚洲冰川物质平衡的影响规律提供有益参考。
高亚洲地区包含了青藏高原与相邻的高山高原地区,是地球两极地区以外冰川发育最多的地区。自20世纪末期起,全球变暖致使高亚洲地区的山地冰川消融剧烈,直接诱发了许多冰川相关灾害事件。冰川跃动作为冰川灾害的一种,有着突发性、隐蔽性、难探测性等特点,近来日益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但高亚洲地区跃动冰川的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仍是研究空白,亟需相应数据集填补。本团队通过配准及差分覆盖全部高亚洲地区的两批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结合其他冰川表面高程变化数据以及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历史光学遥感影像,确认了高亚洲地区457条跃动冰川,其中包含362条在研究期内发生跃动的冰川和95条可能的跃动冰川。本数据集包含表述各跃动冰川位置、轮廓及相关属性信息的矢量文件,以及带有跃动判定依据的描述文件。本数据集可作为深入研究高亚洲地区冰川跃动的基础数据,也可作为该地区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的参考资料,还可为预防冰川跃动造成当地居民生命财产损失提供可靠的研究支撑。
高亚洲地区包含了青藏高原与相邻的高山高原地区,是地球两极地区以外冰川发育最多的地区。自20世纪末期起,全球变暖致使高亚洲地区的山地冰川消融剧烈,直接诱发了许多冰川相关灾害事件。冰川跃动作为冰川灾害的一种,有着突发性、隐蔽性、难探测性等特点,近来日益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但高亚洲地区跃动冰川的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仍是研究空白,亟需相应数据集填补。本团队通过配准及差分覆盖全部高亚洲地区的两批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结合其他冰川表面高程变化数据以及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历史光学遥感影像,确认了高亚洲地区457条跃动冰川,其中包含362条在研究期内发生跃动的冰川和95条可能的跃动冰川。本数据集包含表述各跃动冰川位置、轮廓及相关属性信息的矢量文件,以及带有跃动判定依据的描述文件。本数据集可作为深入研究高亚洲地区冰川跃动的基础数据,也可作为该地区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的参考资料,还可为预防冰川跃动造成当地居民生命财产损失提供可靠的研究支撑。
青藏高原又称世界"第三极",是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最大的现代冰川作用区,在全球气候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该地区冰川流速时空变化对于认识冰川动力学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长期冰川活动性监测对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基于2019–2020年间覆盖目标区域典型冰川的高分三号(GF-3)影像,借助改进的偏移量跟踪算法,通过精准地弥补全局性位移和地形效应以及滤波降噪处理后,得到了高亚洲地区典型冰川表面高精度运动数据集(GeoTIFF格式,32位浮点型)。采用GF-3卫星FSI成像模式SAR影像,计算结果空间分辨率约为12 m。非冰川区残差统计分析表明,研究周期内整体精度约为0.5 m。结果显示,研究区冰川表面运动大多呈现为积累区速度较快/消融区和末端运动速度慢的特点,个别中小型冰川具有相对较强的活动性,整体上与地势起伏和气候等因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数据集可作为青藏高原冰川物质平衡分析的基础数据,支撑高亚洲地区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推动国产遥感数据在冰川活动性及气候变化研究中的深层次应用。
青藏高原又称世界"第三极",是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最大的现代冰川作用区,在全球气候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该地区冰川流速时空变化对于认识冰川动力学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长期冰川活动性监测对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基于2019–2020年间覆盖目标区域典型冰川的高分三号(GF-3)影像,借助改进的偏移量跟踪算法,通过精准地弥补全局性位移和地形效应以及滤波降噪处理后,得到了高亚洲地区典型冰川表面高精度运动数据集(GeoTIFF格式,32位浮点型)。采用GF-3卫星FSI成像模式SAR影像,计算结果空间分辨率约为12 m。非冰川区残差统计分析表明,研究周期内整体精度约为0.5 m。结果显示,研究区冰川表面运动大多呈现为积累区速度较快/消融区和末端运动速度慢的特点,个别中小型冰川具有相对较强的活动性,整体上与地势起伏和气候等因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数据集可作为青藏高原冰川物质平衡分析的基础数据,支撑高亚洲地区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推动国产遥感数据在冰川活动性及气候变化研究中的深层次应用。
采用高亚洲精细再分析数据(High Asia Refined analysis,HAR)以及Coupled Snowpack and Ice Surface Energy and Mass balance Model(COSIMA)模拟了青藏高原最大冰原——普若岗日2012-04-23—2014-05-11的能量-物质平衡,并分析了普若岗日冰原消融机理。模拟的2012-04-23—2013-05-23与2013-05-23—2014-05-11的物质平衡分别为-0.18 m w.e.、-0.36 m w.e.。在整个研究时段内,冰原西部、中北部等海拔低于5800 m的区域处于物质亏损状态,最大达到-2.69 m w.e.;冰原北部区域因为海拔较高的原因,处于物质积累状态,在东北部区域最高值达到0.85 m w.e.。2013-05-23—2014-05-11用于消融的能量相比2012-04-23—2013-05-23减少,冰川表面消融减速,但普若岗日冰原上空2013-05-23—2014-05-11的固态降水量少于2012-04-23—2013-05-23,因此冰川在2013-05-2...
采用高亚洲精细再分析数据(High Asia Refined analysis,HAR)以及Coupled Snowpack and Ice Surface Energy and Mass balance Model(COSIMA)模拟了青藏高原最大冰原——普若岗日2012-04-23—2014-05-11的能量-物质平衡,并分析了普若岗日冰原消融机理。模拟的2012-04-23—2013-05-23与2013-05-23—2014-05-11的物质平衡分别为-0.18 m w.e.、-0.36 m w.e.。在整个研究时段内,冰原西部、中北部等海拔低于5800 m的区域处于物质亏损状态,最大达到-2.69 m w.e.;冰原北部区域因为海拔较高的原因,处于物质积累状态,在东北部区域最高值达到0.85 m w.e.。2013-05-23—2014-05-11用于消融的能量相比2012-04-23—2013-05-23减少,冰川表面消融减速,但普若岗日冰原上空2013-05-23—2014-05-11的固态降水量少于2012-04-23—2013-05-23,因此冰川在2013-05-2...
高亚洲是全球冰湖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利用遥感技术开展该区域的冰湖研究对于全球变化分析与自然灾害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参考国内外大量研究文献与报告,全面回顾了高亚洲冰湖信息遥感提取数据源、信息提取方法的发展历程,并进一步围绕冰湖时空变化格局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等方面,详细分析了目前国内外针对高亚洲冰湖相关研究的进展及主要成果。结合遥感机理与图像处理技术、遥感数据源的最新发展,对高时空分辨率遥感在冰湖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高亚洲是全球冰湖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利用遥感技术开展该区域的冰湖研究对于全球变化分析与自然灾害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参考国内外大量研究文献与报告,全面回顾了高亚洲冰湖信息遥感提取数据源、信息提取方法的发展历程,并进一步围绕冰湖时空变化格局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等方面,详细分析了目前国内外针对高亚洲冰湖相关研究的进展及主要成果。结合遥感机理与图像处理技术、遥感数据源的最新发展,对高时空分辨率遥感在冰湖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