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5

伴随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极端环境对交通造成了复杂多样的灾害。穿越新疆库木托拜沙漠的克特公路冬季遭遇频发的风沙-风雪复合灾害,危害严重。此种灾害的发生与区域特殊孕灾环境有关(冬季有强劲的“闹海风”和丰富的风沙(雪)源),也与公路防沙体系布局和路基断面设置以及清沙(雪)堆放等人为扰动有关。本研究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顺应自然、标本兼治的防治原则,提出了加强防护能力、机械防治与植物防治相衔接的防治思路,制定了路侧地形平整、阻-固-输结合防护体系建设及后期科学管护的综合治理方案,以统筹防治春季风沙灾害与冬季风沙-风雪复合灾害。

期刊论文 2022-12-27

伴随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极端环境对交通造成了复杂多样的灾害。穿越新疆库木托拜沙漠的克特公路冬季遭遇频发的风沙-风雪复合灾害,危害严重。此种灾害的发生与区域特殊孕灾环境有关(冬季有强劲的“闹海风”和丰富的风沙(雪)源),也与公路防沙体系布局和路基断面设置以及清沙(雪)堆放等人为扰动有关。本研究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顺应自然、标本兼治的防治原则,提出了加强防护能力、机械防治与植物防治相衔接的防治思路,制定了路侧地形平整、阻-固-输结合防护体系建设及后期科学管护的综合治理方案,以统筹防治春季风沙灾害与冬季风沙-风雪复合灾害。

期刊论文 2022-12-27

针对青藏铁路涵洞沙害形成情况,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手段,对涵洞周围风沙流场特征进行分析,探究了沙害形成机理,并对风沙地区涵洞的设计提出了建议。结果表明:风沙流途经涵洞时,气流速度发生了变化使得风速重新分布,在涵洞背风侧形成相对弱风区,在迎风侧涵洞口形成相对强风区;洞口气流速度衰减是涵洞产生沙害的直接原因,积沙从洞口逐渐向内延伸长,最终堵塞涵洞;涵洞宽度一定时,高度越高洞口气流速度衰减幅度越小,越不容易引起积沙;在风沙地区设计涵洞,条件允许时建议提高涵洞高度。

期刊论文 2021-10-14

针对青藏铁路涵洞沙害形成情况,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手段,对涵洞周围风沙流场特征进行分析,探究了沙害形成机理,并对风沙地区涵洞的设计提出了建议。结果表明:风沙流途经涵洞时,气流速度发生了变化使得风速重新分布,在涵洞背风侧形成相对弱风区,在迎风侧涵洞口形成相对强风区;洞口气流速度衰减是涵洞产生沙害的直接原因,积沙从洞口逐渐向内延伸长,最终堵塞涵洞;涵洞宽度一定时,高度越高洞口气流速度衰减幅度越小,越不容易引起积沙;在风沙地区设计涵洞,条件允许时建议提高涵洞高度。

期刊论文 2021-10-14

自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简称格拉段)修建伊始,沙害问题就是危害铁路正常运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对于高寒风沙活动规律及其防治等科学问题亟待研究.通过近年来持续对青藏铁路格拉段风沙环境及防沙工程的系统研究,本文分析了青藏铁路格拉段风沙危害特征,提出了防治思路与防护体系配置,进而分析了工程实施后的防护效益.通过对青藏铁路风沙灾害特征及其防治的系统总结,填补了高寒区风沙危害防治研究的盲区,更为青藏高原及类似地区铁路工程的风沙危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期刊论文 2021-09-02

自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简称格拉段)修建伊始,沙害问题就是危害铁路正常运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对于高寒风沙活动规律及其防治等科学问题亟待研究.通过近年来持续对青藏铁路格拉段风沙环境及防沙工程的系统研究,本文分析了青藏铁路格拉段风沙危害特征,提出了防治思路与防护体系配置,进而分析了工程实施后的防护效益.通过对青藏铁路风沙灾害特征及其防治的系统总结,填补了高寒区风沙危害防治研究的盲区,更为青藏高原及类似地区铁路工程的风沙危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期刊论文 2021-09-02

对正在实施的西藏仲巴县某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初步成果进行总结,从工程区基本地质条件入手,通过分析该公路的不良地质特征并评价其工程地质条件,对工程的影响做客观的评价,并提出可行的工程处理建议。

期刊论文 2019-03-07

对正在实施的西藏仲巴县某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初步成果进行总结,从工程区基本地质条件入手,通过分析该公路的不良地质特征并评价其工程地质条件,对工程的影响做客观的评价,并提出可行的工程处理建议。

期刊论文 2019-03-07

青藏高原沙漠化所产生的风沙堆积作为一种重要局地因素,其对下伏多年冻土的具体影响目前尚未清楚。通过数值方式,模拟了红梁河沙害严重地区高温退化型多年冻土在13种厚度的干湿风积沙覆盖下10年内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土体浅层,沙层越厚,地温较差越小,且干沙下地温较差变化幅度明显大于湿沙;干沙越厚,最大季节融深越小,湿沙则对最大季节融深影响微弱;积沙无论干湿,沙层越厚,冷暖季年热循环量均越小,且干沙下年热循环量变化幅度明显大于湿沙。因此,风积沙对其下伏多年冻土退化有不同程度减缓,沙层越厚,减缓作用越强,且干沙减缓多年冻土退化的能力明显强于湿沙。

期刊论文 2018-10-19

青藏高原沙漠化所产生的风沙堆积作为一种重要局地因素,其对下伏多年冻土的具体影响目前尚未清楚。通过数值方式,模拟了红梁河沙害严重地区高温退化型多年冻土在13种厚度的干湿风积沙覆盖下10年内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土体浅层,沙层越厚,地温较差越小,且干沙下地温较差变化幅度明显大于湿沙;干沙越厚,最大季节融深越小,湿沙则对最大季节融深影响微弱;积沙无论干湿,沙层越厚,冷暖季年热循环量均越小,且干沙下年热循环量变化幅度明显大于湿沙。因此,风积沙对其下伏多年冻土退化有不同程度减缓,沙层越厚,减缓作用越强,且干沙减缓多年冻土退化的能力明显强于湿沙。

期刊论文 2018-10-19
  • 首页
  • 1
  • 2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15条,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