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

我国多年冻土分布广泛,包括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西部山区。由于多年冻土是一类特殊的地质体,其对水和温度的变化极为敏感。基于此,首先对冻土地区路基病害及治理措施进行研究。然后从冻土地基的工作特性、病害成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关治理方案,望能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期刊论文 2023-09-14 DOI: 10.16248/j.cnki.11-3723/u.2023.24.023

在辐射强烈,路基单侧病害严重具有明显阴阳坡面的路段,遮阳板路基护坡作为保持路基稳定的主动调控措施被采用。在对试验工程近3年的观测资料分析基础上,将路基温度场和变形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遮阳板工程措施能大大减少板体下路基体吸热,显著抬升人为上限,降低上限附近土体温度,调控路基阴阳面吸热不均的差异,使路基温度场向有利于冻土稳定的趋势发展;棚室效应使得地温年振幅减小,减弱了冻胀、融沉、不均匀变形等病害的作用。试验证明,遮阳板工程措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保持冻土稳定的地温调控方法。

期刊论文 2008-04-08

对于多年冻土地区的工程建设而言,人类活动所诱发的局部多年冻土环境的改变远甚于气候变暖的效应。整体而言,路基阳面的沉降变形普遍大于路基阴面,预示着阳面多年冻土的融化更为剧烈。基于青藏铁路北麓河试验场的现场监测资料,分析了路基阴阳坡面热状况的差异。结果表明,路基阳坡面年平均温度比路基阴坡面可以高出3℃以上,冬季路基阳坡面温度较高对阳坡面整体高温贡献较大。路基阴阳坡面、路基顶面的温度年较差均比天然地表高,预示着路基填土表面地气热交换周转量比天然地表大。路基阴阳坡面热状况的差异会导致路基下伏土层温度场的不对称性,由此可能引起路基横向的不均匀变形。

期刊论文 2005-11-25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3条  共3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