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68

多年冻土区隧道存在诸多冻害。为研究解决高寒高海拔地区隧道冻害问题,文章结合现场调查和相关资料,总结了高海拔寒区多年冻土隧道主要面临的冻害问题,包括隧道渗流水、冻胀、挂冰等,并从隧道保温层防冻设计、隧道防排水设计以及隧道施工技术防冻设计三个方面对寒区隧道冻害的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认为,此类问题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环境温度、初始地温、地下水和通风条件。

期刊论文 2024-11-21 DOI: 10.15996/j.cnki.bfjt.2024.11.022

多年冻土区独特气候条件下公路路基、路面长期面临各种冻害,影响其安全性和稳定性。以新藏公路某项目施工路基实际发生的病害为例,结合冻土的分布概况,分析高寒、高海拔地区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不仅要建立顺畅的排水系统、采取合理的保温措施,还要合理地设计及施工,尤其是材料、路基和路面结构的选择。

期刊论文 2024-06-29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重大区域性战略的实施,季冻土区土体的冻胀防治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实际工程中冻胀主要发生在受季节性温度影响的非饱和土中,其防治措施的选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总结了土体冻胀产生的原因与处理措施,从土体改良、控制温度、控制水分、改变基础形式等方向出发,简要评价了每种冻胀防治措施的利弊,指出将不同的方法择优组合应用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

期刊论文 2024-03-25 DOI: 10.14144/j.cnki.jzsg.2024.03.010

受冻土区土层属性特征影响,在沉降作用下,路基工程的纵向裂缝问题较为严重,为此对施工纵向裂缝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进行研究。在纵向裂缝形成机理分析阶段,明确冻土区路基融沉在纵向裂缝形成阶段发挥的主导性。在防治施工阶段,当路基施工开挖至多冰冻土层后先铺设中砂做褥垫层,再铺设XPS保温板,以提高垫层的稳定性。采用冻胀不敏感A、B组填料作为施工材料,以方格施工的方式开展分层摊铺。碾压夯实施工阶段,采用重型振动式压路机作为施工装置,以两侧为施工的起始的部位,向中心纵向推进,直至地基的状态参数达到压实标准。在测试结果显示,地基的累计沉降量和纵向裂缝扩展深度均处于较低水平,起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期刊论文 2023-12-06

依托省道224线二道沟兵站至治多县公路改建工程,综合利用工程地质调绘、地质钻探、原位试验等勘察手段,基本查清沿线连续多年冻土类型、特征及工程地质条件,并针对多年冻土道路常见的翻浆、融沉问题,提出可供选择的工程防治措施。勘察结果为新建或改建公路的线路避绕或治理提供地质依据,也为构筑物结构和基础类型提供必要地质资料。

期刊论文 2023-11-21

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在寒冷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路基阴阳坡效应对冻土区路基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以甘肃省南部山区季节冻土路基为例,基于新建宕昌—迭部二级公路试验段的现场监测资料,分析了季节冻土山区公路路基阴阳面的地温和变形差异,提出针对性的两种新型防治措施——措施A(阴坡侧路基下半幅铺设10 cm厚XPS板,阳坡侧路基下半幅铺设6 cm厚XPS板)和措施B(路基下满幅+阴坡坡面铺设6 cm厚XPS板),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这两种措施控制路基阴阳坡效应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甘肃南部季节冻土山区,山体遮挡作用使公路路基阴阳坡发生转换,对路基横向地温的影响不容忽视,试验段K18+180段阴坡路肩与阳坡路肩地温最大相差6℃左右,公路路基横向地温存在显著的阴阳坡效应。地温的横向差异导致公路路基土体冻深和冻胀变形的横向差异,两个试验段路基中心与阳坡路肩的最大季节冻深在第一个、第二个冻结期内均相差约0.8 m和0.9 m,K18+180段阴阳坡路肩冻胀量差值的最大值为2.8 mm,出现在春融初期。路堤高度为1.0 m、2.0 m时,措施A和措施B都能显著地减小公路路基阴阳坡温度差异,并且控制效果明显优于普...

期刊论文 2023-09-01

隧道衬砌的服役性能对多年冻土隧道的安全至关重要。病害是影响衬砌服役性能的主要因素,多年冻土隧道衬砌病害主要包括隧道衬砌变形及开裂、隧道衬砌混凝土冻融劣化及隧道衬砌渗漏水结冰。隧道衬砌变形及开裂的主要原因有隧道环境、隧道设计及施工、衬砌材料等因素。病害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建立可靠的防排水系统、采取合理的防冻保温措施及选用合理的衬砌结构等。通过选取合适的防治措施,可显著提高衬砌的服役性能。

期刊论文 2023-02-20

近年来,藏西北革吉县雄巴乡场镇内的冻土灾害日趋严重,研究该区冻土灾害的特征、成因及危害,对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从基本特征、成因条件、风险性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对雄巴乡场镇的冻土灾害开展了综合研究,认为加剧该区冻土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降雨量增加和气温升高,使场镇内透水性差、不均匀分布的土体含水率增加,从而加剧了土体的冻胀冻融。冻胀冻融带来的破坏表现为房屋倒塌、地面裂缝、房屋墙体开裂以及地面不均匀沉降等。冻土灾害破坏强度可能随着气候变暖而进一步加剧,建议采取“导流+防洪+排水+工程建设”的综合防治措施,减少冻土灾害的破坏影响。研究成果可为今后雄巴乡场镇冻土灾害的成灾机制研究和重大冻土工程建设的防灾减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期刊论文 2022-04-26 DOI: 10.19388/j.zgdzdc.2022.02.10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与工程热扰动,路基下覆多年冻土不断升温退化,冻土上限逐渐降低,导致路基病害频发,最突出的是热融、沉陷问题。多年冻土融化下沉导致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进而引发路面产生变形或开裂。在多年冻土地区新建、改建道路,首要要处理好多年冻土的问题。本文以青海省多年冻土地区二(道沟)治(多)公路改建工程为例,在对路基路面病害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病害成因与防治措施。

期刊论文 2022-01-26

文章以大兴安岭地区国道北京至漠河公路瓦拉干至樟岭(塔漠界)段A1标段K313+270~K313+900段特殊路基施工为例,总结了沟塘低洼地貌受丰沛地下水影响情况下,多年冻土与湿地沼泽交替段落的施工病害隐患与防治措施,为多年冻土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论文 2021-04-22 DOI: 10.19537/j.cnki.2096-2789.2021.06.014
  • 首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68条,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