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7

文中以姜路岭隧道为依托,通过对多年冻土区隧道浅埋段热棒群主动热防护实体工程的设计、地温监测分析及跟踪调查,得出热棒群的应用抬升了隧道洞顶冻土上限、形成了冻土隔水层、缩短了隧道围岩冻融圈回冻时间、有效防止了隧道洞口浅埋段病害的产生和发展,为多年冻土区隧道浅埋段同类工程的病害预防及治理提供了参考。

期刊论文 2023-05-17 DOI: 10.13905/j.cnki.dwjz.2023.3.026

本文以福建省武夷山市省道S303线冻土边坡为工程试验段,对该路段不同边坡土质特性进行了不同边坡防护方案研究,提出了JCDK-1固化剂护坡、树枝无砂混凝土支护排水护坡与乳化沥青护坡技术方案,经过以上方案试点施工,最终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同类工程提供技术研究依据。

期刊论文 2018-07-04

在季节冻土区,分散土边坡由于受到冻胀、融沉的影响,极易发生冻胀变形与融沉破坏,随着分散土表面雨水冲蚀沟的形成,水分逐渐富集与入渗坡体内部,使得土坡内部的沟缝逐渐加深,破坏加大,随着冻胀变形的持续发展,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越来越差,造成分散土边坡工程修复难、维修成本高。文章针对季节冻土区分散土边坡特有的破坏形式与冻胀特点,力求削减寒区分散土边坡的冻害程度,研究不同结构形式、种类的冻害防护技术,为实际工程服务。

期刊论文 2017-07-18 DOI: 10.14122/j.cnki.hskj.2017.04.001

铁路路基防护技术是多年冻土区铁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研究方向。介绍青藏铁路多年冻土路基出现的病害原因及其特征,归纳出4种常见病害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总结了青藏铁路常用的通风管、碎石护坡等7种路基防护措施的研究成果和现状。在青藏高原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和趋势进行展望。研究成果可对多年冻土区工程防灾减灾措施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也对高原走廊内新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输油气管道等工程方案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论文 2016-08-18 DOI: 10.19549/j.issn.1001-683x.2016.06.005

边坡防护对于季节冻土区膨胀土渠道边坡冻胀破坏和边坡稳定性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工程背景和膨胀土特性的分析,认为季节冻土区膨胀土渠坡防护的目标是尽量抑制破坏区的含水率变化幅度,从而保证膨胀土边坡的土体结构不被破坏,抑制裂隙发育;基于对土体的冻胀和膨胀特性理论研究,提出了兼顾防水与排水的综合防护技术,确保防护措施的长效性。

期刊论文 2016-04-25

研究目的:多年冻土区隧道洞口浅埋段结构所处的环境温度主要受大气温度影响,变化幅度大,同时施工造成的热融圈(围岩活动层)接近或与多年冻土上限重叠,冻结层上水易向洞周汇集,因此该段隧道极易出现衬砌开裂、漏水、挂冰等冻融破坏现象。利用较为成熟的热棒技术,对多年冻土区隧道浅埋段围岩进行"主动冷却"防护,减少或避免冻融循环对隧道支护结构可能造成的破坏。研究结论:(1)热棒群工作后可显著降低其影响范围内的围岩温度,提高冻土围岩强度,抬升多年冻土上限,并在洞顶形成冻土隔水帷幕,减小隧道支护结构所受冻胀力;(2)可阻隔冻结层上水向隧道结构方向的渗入,同时使热融圈的回冻时间从3~5个冻融循环期减少到1个,有效地解决洞口段支护结构冻融破坏等问题;(3)该工程费用相对较少,安装、监测方便;(4)研究成果适用于新建或已建多年冻土隧道浅埋段的病害预防及治理。

期刊论文 2014-01-03

针对青藏铁路路基工程独特的高原特点,分析高原多年冻土的分布特征和相关性状,阐明高原冻土对铁路路基的影响机理,同时指出保护冻土的必要性和主动防护铁路路基的施工技术。

期刊论文 2008-07-09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7条  共7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