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表中检索

共检索到 2

土壤铁锰新生体是第四纪不同气候环境、不同地质历史的产物,记录了土壤的形成环境。土壤铁锰新生体的物质组成和构造在土壤学研究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拟以我国温带地区土壤(包括地带性土壤、不同地形部位和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夷平面上的土壤)及其所含铁锰新生体为研究材料,综合运用土壤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采用理化性质分析、X光衍射、薄片、扫描电镜、能谱探针分析和电子探针等技术手段,分析土壤及铁锰新生体的元素组成及基本理化性质、矿物学类型、微形态学特征和相关元素富集特点,从水热条件、地形、时间、母质等因素探讨温带地区土壤中铁锰新生体的形成与演化规律,并通过与热带、亚热带地区土壤相关研究成果比较,揭示土壤铁锰新生体的性状与形成环境之间的演变规律。研究成果可为温带地区土壤科学分类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可为研究污染物质在土壤中淋溶、富集特点等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014-01

通过对我国典型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区的原始林、间伐林、原始湿地三种生态系统冻土中锰元素含量以及影响锰元素含量因素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三种生态系统冻土中锰元素含量范围为0.33-6.83gkg-1;②对冻土中锰元素含量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因素为土壤层次、生态系统、坡向和坡位;③锰元素含量表层最高,向下含量逐渐减少;④三种生态系统锰元素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原始林、间伐林、原始湿地,坡中、坡下锰含量高于坡上,阴坡锰含量高于阳坡。

期刊论文 2008-03-04 DOI: 10.19336/j.cnki.trtb.2008.01.015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2条  共2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