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5

该文针对高原冻土地区公路路面的主要病害问题,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AC-13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并对其路用性能进行试验研究。依托国道109线那曲至拉萨公路改建工程,结合AC-13C改性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油石比和矿料级配条件下进行了最佳配合比设计;采用浸水马歇尔试验、低温弯曲试验、车辙试验、冻融循环试验等研究了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及抗渗水性能等路用性能;并铺筑试验路段进行路面厚度、平整度和弯沉检测,验证了使用该配合比厂拌沥青混合料的实际路用性能。结果表明:110-A级沥青配合当地集料进行混合料配合比优选设计,得到最佳油石比为5.0%,沥青用量为4.76%,空隙率为4.6%。该配合比下沥青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并在试铺阶段效果良好,满足高原冻土地区公路路面性能要求。

期刊论文 2021-11-23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21.05.046

本文主要研究了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矿物掺合料种类和掺量等配合比关键参数对C30桩基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冻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低温环境下桩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冻性能均随着水胶比的增加而显著降低;桩基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冻性能均随着胶凝材料用量的降低而降低;低温环境下"FA10-SF10"组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冻性能均最佳;高原冻土地区C30桩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建议水胶比不大于0.45,胶凝材料用量不低于380 kg/m3,建议采用10%粉煤灰和5%硅灰复掺。

期刊论文 2016-03-02 DOI: 10.16552/j.cnki.issn1001-1625.2016.01.052

我国分布有200多万km2的多年冻土,而这些地区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仍然没有专门的设计方法。从原材料选择、设计性能指标参数确定、设计流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提出适合多年冻土地区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期刊论文 2009-03-23

在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成功使用湿喷混凝土作为临时支护。通过试验和经济比选确定选用A类防冻剂、D′类速凝剂和聚丙烯纤维材料,确定水泥与骨料的比为1∶3 4,水泥用量在470kg·m-3~480kg·m-3之间,砂率为60%;水灰比为0 42~0 47。在高原缺氧环境下使用适用于低温环境的喷射机械,采取温控措施,确保喷射时拌和物温度不低于10℃,加强检查,可以保证高原冻土隧道混凝土喷射质量。

期刊论文 2005-08-19

通过对低温早强耐久混凝土和低温早强耐久侵蚀混凝土施工中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难题、施工各个环节应注意的问题的研究 ,特别是配合比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等问题的论述和分析 ,经过试验研究 ,提出了配合比设计原则和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及评定标准

期刊论文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5条  共5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