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表中检索

共检索到 2

纵向裂缝是在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所在路段的行车安全和正常运营.以前我国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普遍不高,纵向裂缝病害较少且危害较小,公路设计和科研对其关注较少.目前,对纵向裂缝的形成机理与分布规律研究较少,对其发生、发展的机制、过程和影响因素缺乏深入的认识,工程和科研人员对其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给工程整治措施选择和处治方案制定造成很大困难.热状况是影响和控制多年冻土路基,特别是高温高含冰量冻土路基病害发生的关键因素;太阳辐射是影响多年冻土地区地表热状况的主要因素,公路路基抬高后,路基两侧接受太阳辐射的差异变大,冻土路基表面热状况和太阳辐射对路基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影响变大.结合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路段纵向裂缝调查结果,分析了路基纵向裂缝在路基横断面上的分布规律,研究了不同走向路基表面太阳辐射的分布,探讨了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纵向裂缝与路基走向的关系,以及太阳辐射对公路纵向裂缝形成的影响

期刊论文 2010-03-25

多年冻土区修筑道路工程后,由于受坡向的影响,不同道路走向的路基两边坡热状况不同,从而导致路基下伏冻土的融化形态不同。鉴于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以及实测地温和气象资料获取的困难性,根据青藏铁路沿线有限的实测地温,通过统计的方法建立不同道路走向路基阴阳坡浅层(0.5m)地温差与太阳辐射差的回归方程,并对该回归方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回归方程能较好反映北麓河地区不同走向铁路路基两边坡的年平均温差,并可为高原多年冻土区道路建设和维护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及保障。

期刊论文 2008-05-23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2条  共2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