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高速铁路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但是,因为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西北地区大部分都属于季节性冻土区,高速铁路路基冻害问题相对严重,对高速铁路路基安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高速铁路列车在行驶时,难以达到提速要求,导致高速铁路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对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高速铁路路基冻害特征分析,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对西北地区季节性冻土区某高速铁路冻土区路基冻害主要类型、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了探讨。
针对西藏地区季节性冻土公路路基冻害问题,首先分析介绍了季节性冻土冻胀性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土体类别、冻胀前含水量与地下水位,然后根据现行技术规范对季节性冻土冻胀性进行了分级,最后提出季节性冻土区公路路基冻害防治措施,其总体思路为切断地表水的下渗、加强路基自身排水与采用非冻胀土进行换填,以此提高季节性冻土区公路路基冻害防治水平,保障季节性冻土区公路路基运营安全。
以整治青藏铁路环青海湖段季节性冻土区路基冻害为背景,通过现场采集典型分布的粉质黏土,考虑温度、含水率、含盐量(质量分数)、压实度四个因素,进行室内冻胀正交试验,测试了不同温度环境下路基土体的冻胀率,进行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建立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冻胀影响的主次关系。结果表明,正交试验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所得规律一致,影响冻胀因素由主到次依次为温度、含盐量、含水率和压实度,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影响较小可以忽略;温度和含盐量对冻胀影响非常显著,含水率对冻胀有显著影响,压实度和其他3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冻胀没有显著影响。
针对季节性冻土区高速公路路基受冻害严重影响的情况,对吉林省长平、长营等几条高速公路进行野外冻害调查。取现场钻探土样进行室内冻胀融沉试验,并分析含水率及容重值对冻胀性的影响,进而对高速公路的冻害现象基本有规律性的认识,为季冻区高速公路防冻设计和维护提供依据和相关资料。
以大(同)西(安)高速铁路高速综合试验段为例,对季节性冻土区路基冻害主要成因、整治措施及其效果进行研究。针对高速综合试验段路基含水量高、细颗粒含量大、所处区域长期低温而导致路基出现冻胀进行分析,采用封闭轨面渗水裂缝、清理电缆槽泄水孔、增设基床表层排水孔和基床底层排水盲沟等措施进行整治。分析对比病害整治区段同一位置的年度最大冻高数据,证明提出的路基冻害整治措施可行并有效。
本文针对东北地区的季冻区冻土这种特殊工程地质条件下的路基冻害问题,分析了路基冻害的原因和防治路基冻害的工程措施的防治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体的防治路基冻害的方法——加灰法,并用室内直接剪切试验和动三轴试验验证了加灰法的可行性。
近年来,季节性冻土区公路路基冻害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因受气候、环境、冻融循环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季节性冻土区公路路基冻害问题依然突出.随着国家公路规划网的逐步实施,将有更多的公路工程向季节性冻土区推进,为了将已有的研究成果更好地应用于工程实践,需对其进行综合评述.基于前期的研究基础,总结我国季节性冻土区公路路基冻害的主要破坏形式及分布区域,讨论影响路基冻害的几个主要因素,分析和总结已有公路路基冻害防治措施的研究现状,提出季节性冻土区公路工程面临的问题和研究建议,为深化季节性冻土区公路路基冻害及其防治研究提供新思路.
介绍哈尔滨铁路局管内铁路路基冻害发生的基本情况,分析冻害产生的原因,总结冻胀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路基冻害整治的工程对策。
针对季节性冻土区路基工程冻胀使路基产生不均匀变形,影响客运专线正常运营的情况,通过对影响路基冻胀性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了防治冻胀的具体工程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冻胀效果。
以兰新铁路为背景,重点对兰新铁路冻害进行研究。以兰新铁路冻害对线路运营影响为出发点,论述兰新铁路冻害现状及特点;采用现场调查、试验等方法,对兰新铁路典型冻害段冻害现象进行分析,将冻害类型进行分类;并以道床及路基基床为重点,从土质、水分和温度方面分析兰新铁路路基冻害的成因及冻害机理,为冻害整治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