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表中检索

共检索到 6

探究光照对‘冰川红叶’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 ‘Bingchuanhongye’)生长和叶片呈色的影响,改善‘冰川红叶’的观赏效果,为其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盆栽‘冰川红叶’为研究对象,以‘紫叶’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 ‘Atropurpurea’)为参照,采用遮荫网人工模拟4种光照环境(0%、30%、50%、90%遮荫)进行试验,对不同遮荫度下叶片颜色、表型性状、叶片反射光谱、光合生理参数等进行测定,并对‘冰川红叶’叶片进行叶绿体超微结构观测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1)随遮荫度增加, 2个品种叶色均表现出复绿现象,‘冰川红叶’叶色复绿更明显;叶绿素含量上升,类胡萝卜素、类黄酮、花色素苷含量及合成相关酶活性显著降低。(2)随遮荫度增加,‘冰川红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先上升后下降,净光合速率(P_n)下降;遮荫环境下‘冰川红叶’叶片光谱特征反射率下降,红边参数指示其全光照环境下受到强光胁迫。(3)遮荫后根重比无显...

期刊论文 2023-06-20 DOI: 10.13592/j.cnki.ppj.100300

探究光照对‘冰川红叶’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 ‘Bingchuanhongye’)生长和叶片呈色的影响,改善‘冰川红叶’的观赏效果,为其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盆栽‘冰川红叶’为研究对象,以‘紫叶’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 ‘Atropurpurea’)为参照,采用遮荫网人工模拟4种光照环境(0%、30%、50%、90%遮荫)进行试验,对不同遮荫度下叶片颜色、表型性状、叶片反射光谱、光合生理参数等进行测定,并对‘冰川红叶’叶片进行叶绿体超微结构观测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1)随遮荫度增加, 2个品种叶色均表现出复绿现象,‘冰川红叶’叶色复绿更明显;叶绿素含量上升,类胡萝卜素、类黄酮、花色素苷含量及合成相关酶活性显著降低。(2)随遮荫度增加,‘冰川红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先上升后下降,净光合速率(P_n)下降;遮荫环境下‘冰川红叶’叶片光谱特征反射率下降,红边参数指示其全光照环境下受到强光胁迫。(3)遮荫后根重比无显...

期刊论文 2023-06-20 DOI: 10.13592/j.cnki.ppj.100300

探究光照对‘冰川红叶’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 ‘Bingchuanhongye’)生长和叶片呈色的影响,改善‘冰川红叶’的观赏效果,为其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盆栽‘冰川红叶’为研究对象,以‘紫叶’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 ‘Atropurpurea’)为参照,采用遮荫网人工模拟4种光照环境(0%、30%、50%、90%遮荫)进行试验,对不同遮荫度下叶片颜色、表型性状、叶片反射光谱、光合生理参数等进行测定,并对‘冰川红叶’叶片进行叶绿体超微结构观测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1)随遮荫度增加, 2个品种叶色均表现出复绿现象,‘冰川红叶’叶色复绿更明显;叶绿素含量上升,类胡萝卜素、类黄酮、花色素苷含量及合成相关酶活性显著降低。(2)随遮荫度增加,‘冰川红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先上升后下降,净光合速率(P_n)下降;遮荫环境下‘冰川红叶’叶片光谱特征反射率下降,红边参数指示其全光照环境下受到强光胁迫。(3)遮荫后根重比无显...

期刊论文 2023-06-20 DOI: 10.13592/j.cnki.ppj.100300

为了探讨高寒冰缘区的藓类植物在超微水平的抗寒机制,该文对一号冰川下不同基质两种藓类植物水中土生的金黄银藓(Anomobryum auratum)和岩面土生的刺叶墙藓(Tortula desertorum)在常温、超低温胁迫和经胁迫后的恢复状态的超微结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室温下藓类植物叶肉细胞结构完整、清晰。-80℃超低温胁迫处理后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的变化为两种藓类植物叶肉细胞大多数未出现质壁分离,但会出现质壁结构模糊,细胞质收缩;细胞器遭到破坏甚至解体的情况;淀粉粒、脂滴和液泡数量大大增加。在室温恢复过程中,线粒体数量增加,各个细胞器结构比超低温胁迫状态下完整性增加。根据该文的亚显微结构的分析推测这些变化是为了适应细胞迅速恢复生理功能,-80℃超低温胁迫没有完全使藓类植物丧失生理功能,还可以进行恢复。岩面土生刺叶蔷藓的叶细胞胞壁厚度为1 100~1 300 nm,大于水中土生金黄银藓的叶细胞胞壁厚度(200~700 nm),刺叶墙藓叶细胞胞壁比金黄银藓更厚,分析推断刺叶墙藓细胞器的抗胁迫能力也更强。综上结果表明:一号冰川的这两种藓类植物抗寒能力极强,它们独特的抗寒机制不仅与超微结构下...

期刊论文 2020-12-24

为了探讨高寒冰缘区的藓类植物在超微水平的抗寒机制,该文对一号冰川下不同基质两种藓类植物水中土生的金黄银藓(Anomobryum auratum)和岩面土生的刺叶墙藓(Tortula desertorum)在常温、超低温胁迫和经胁迫后的恢复状态的超微结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室温下藓类植物叶肉细胞结构完整、清晰。-80℃超低温胁迫处理后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的变化为两种藓类植物叶肉细胞大多数未出现质壁分离,但会出现质壁结构模糊,细胞质收缩;细胞器遭到破坏甚至解体的情况;淀粉粒、脂滴和液泡数量大大增加。在室温恢复过程中,线粒体数量增加,各个细胞器结构比超低温胁迫状态下完整性增加。根据该文的亚显微结构的分析推测这些变化是为了适应细胞迅速恢复生理功能,-80℃超低温胁迫没有完全使藓类植物丧失生理功能,还可以进行恢复。岩面土生刺叶蔷藓的叶细胞胞壁厚度为1 100~1 300 nm,大于水中土生金黄银藓的叶细胞胞壁厚度(200~700 nm),刺叶墙藓叶细胞胞壁比金黄银藓更厚,分析推断刺叶墙藓细胞器的抗胁迫能力也更强。综上结果表明:一号冰川的这两种藓类植物抗寒能力极强,它们独特的抗寒机制不仅与超微结构下...

期刊论文 2020-12-24

为了探讨高寒冰缘区的藓类植物在超微水平的抗寒机制,该文对一号冰川下不同基质两种藓类植物水中土生的金黄银藓(Anomobryum auratum)和岩面土生的刺叶墙藓(Tortula desertorum)在常温、超低温胁迫和经胁迫后的恢复状态的超微结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室温下藓类植物叶肉细胞结构完整、清晰。-80℃超低温胁迫处理后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的变化为两种藓类植物叶肉细胞大多数未出现质壁分离,但会出现质壁结构模糊,细胞质收缩;细胞器遭到破坏甚至解体的情况;淀粉粒、脂滴和液泡数量大大增加。在室温恢复过程中,线粒体数量增加,各个细胞器结构比超低温胁迫状态下完整性增加。根据该文的亚显微结构的分析推测这些变化是为了适应细胞迅速恢复生理功能,-80℃超低温胁迫没有完全使藓类植物丧失生理功能,还可以进行恢复。岩面土生刺叶蔷藓的叶细胞胞壁厚度为1 100~1 300 nm,大于水中土生金黄银藓的叶细胞胞壁厚度(200~700 nm),刺叶墙藓叶细胞胞壁比金黄银藓更厚,分析推断刺叶墙藓细胞器的抗胁迫能力也更强。综上结果表明:一号冰川的这两种藓类植物抗寒能力极强,它们独特的抗寒机制不仅与超微结构下...

期刊论文 2020-12-24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6条  共6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