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道路工程安全运营,从众多影响因素中选择冻土环境、自然环境和工程措施等建立评价集,确定评价指标的等级标准。运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建立多年冻土区路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依据大兴安岭地区中俄原油管道漠大线林区伴行路典型路段监测数据,对模型评价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道路路基病害一致性较高,该评价方法可应用于冻土路基热稳定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路基作为公路工程的基础结构,其填料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路工程的使用寿命。然而,季节冻土区的复杂环境将劣化该区域路基填料的性能。因此,选取适合当地环境的路基填料是增加路基使用年限、减少病害的重要前提。为了提高路基填料的适用性,需要针对不良路基填料进行改性,从而获得路用性能良好的路基填土。首先总结了季节冻土区公路的主要病害类型,分析了物理改良、化学改良、生物改良技术的适用范围和改良机理,探讨了采用不同特征参数(静力学特征、动力学特征以及抗冻融性能)作为评价指标的优缺点。然后,基于季节冻土区道路工程面临的路基病害问题,从施工方便、节约成本、保护环境等方面考虑,提出针对季冻区不良路基填土改良技术的研究建议,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纵向裂缝和沉陷在多年冻土区路面病害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且大部分属于结构性病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路基破坏的严重程度,在路面评价过程中,如果用原有的PCI公式来计算,路面破损程度的评价结果则会被掩盖,因此需要将其分离出来计算其权重。将纵向裂缝和沉陷从PCI中提取出来作为单独的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客观地反映了冻土区路面病害的严重程度。
路面性能评价是路面管理乃至路面设计的基础,而好的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选取是路面评价的关键.在路面评价模型中,为表征上述路面的使用性能,首先需要选取恰当的评价指标.多年冻土地区由于其低温和下覆特殊的多年冻土地基土,现有的路面评价方法体系不能直接应用于多年冻土地区,尤其是路面评价指标和一般地区有很大的差别.因此,研究和探索适合多年冻土区的路面评价指标和路面评价方法体系势在必行.结合多年冻土地区的气候和地质环境,在国道214姜路岭-清水河多年冻土段公路病害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面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该区域内公路路面的评价指标及相应的养护维修措施,为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面评价提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