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0

基于能量平衡多层融雪模型模拟地面积雪演化,克服实测雪压样本实测数据不足的问题。首先,利用中国北方城市的积雪观测数据对文中模型精度进行校核。再选取中国各个地区的多个气象站点进行地面雪压评估,分析雪深、密度、雪水当量之间的关系,并考查多个概率模型对雪压样本的拟合优度。最后,将文中方法与日本规范评估地面雪压方法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受重力压实影响,最大雪深对应的地面雪压值往往比地面雪压最大值小;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的广义极值分布与对数正态分布进行雪压估计,拟合优度更高,结果较规范值大;与日本规范方法相比,能量平衡融雪模型计算只需基础的气象数据而无需额外校准,可以作为获取地面雪压样本的有效途径。

期刊论文 2023-12-21 DOI: 10.15951/j.tmgcxb.23070581

基于能量平衡多层融雪模型模拟地面积雪演化,克服实测雪压样本实测数据不足的问题。首先,利用中国北方城市的积雪观测数据对文中模型精度进行校核。再选取中国各个地区的多个气象站点进行地面雪压评估,分析雪深、密度、雪水当量之间的关系,并考查多个概率模型对雪压样本的拟合优度。最后,将文中方法与日本规范评估地面雪压方法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受重力压实影响,最大雪深对应的地面雪压值往往比地面雪压最大值小;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的广义极值分布与对数正态分布进行雪压估计,拟合优度更高,结果较规范值大;与日本规范方法相比,能量平衡融雪模型计算只需基础的气象数据而无需额外校准,可以作为获取地面雪压样本的有效途径。

期刊论文 2023-12-21 DOI: 10.15951/j.tmgcxb.23070581

东北黑土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之一,其气候条件复杂多变,冬季积雪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为定量描述东北黑土区融雪期积雪消融过程,基于能量平衡原理建立单层融雪模型,对梅河口市吉兴小流域2017年和2018年积雪消融过程的能量收支和积雪深度进行分析和模拟。通过对积雪消融过程的能量平衡分析,结果表明:积雪消融的能量主要来源为净辐射通量,其次受湍流交换的影响。其来源分别占总能量的67.4%~74.7%和18.8%~25.8%。积雪消融时间集中在净辐射通量、显热通量、潜热通量日内集中变化时段,由净辐射通量主导,融化时间为9~15 h,历时7 h,整个融雪期为9~15 d,与其他地区差异明显。雪层能量闭合率最大可达0.67,与积雪深度为正相关关系,但积雪覆盖周期过长会导致积雪表面形成冰层,增加雪表面反射率,会导致能量闭合率较低。利用单层融雪模型对消融过程中积雪深度模拟,结果表明:单层融雪模型模拟积雪深度的平均绝对误差(MAE)0.8,模拟效果在可接受范围内。该融雪模型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季节性积雪区的积雪物理消融过程,为季节性冻融区水资...

期刊论文 2023-07-03

东北黑土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之一,其气候条件复杂多变,冬季积雪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为定量描述东北黑土区融雪期积雪消融过程,基于能量平衡原理建立单层融雪模型,对梅河口市吉兴小流域2017年和2018年积雪消融过程的能量收支和积雪深度进行分析和模拟。通过对积雪消融过程的能量平衡分析,结果表明:积雪消融的能量主要来源为净辐射通量,其次受湍流交换的影响。其来源分别占总能量的67.4%~74.7%和18.8%~25.8%。积雪消融时间集中在净辐射通量、显热通量、潜热通量日内集中变化时段,由净辐射通量主导,融化时间为9~15 h,历时7 h,整个融雪期为9~15 d,与其他地区差异明显。雪层能量闭合率最大可达0.67,与积雪深度为正相关关系,但积雪覆盖周期过长会导致积雪表面形成冰层,增加雪表面反射率,会导致能量闭合率较低。利用单层融雪模型对消融过程中积雪深度模拟,结果表明:单层融雪模型模拟积雪深度的平均绝对误差(MAE)0.8,模拟效果在可接受范围内。该融雪模型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季节性积雪区的积雪物理消融过程,为季节性冻融区水资...

期刊论文 2023-07-03

针对全球变化背景下极端升温、暴雪和暖湿化现象以及中国新疆地区融雪洪水灾害风险增大问题,概述了新疆不同类型洪水灾害特征,重点阐述了近年发生频率增加、致灾性强、灾害风险增大,但在新疆未引起重视的融雪洪水的研究进展,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融雪径流模型特点和研究现状。综合目前融雪径流模型已有进展和面临的挑战,提出新疆未来研究需考虑融雪径流模型的物理机制和融雪消融过程,以提高预报预警精度。回顾了融雪洪水在新疆的预报预警技术,指出构建高精度预报预警融雪洪水模型所面临的风吹雪、冻土表层雪和雪面雨等关键问题,并提出提升新疆洪水模拟、预报预警、应对突发洪水的综合能力的关键技术,为提升新疆融水洪水预报预警技术提供思路与建议。

期刊论文 2023-06-09 DOI: 10.12118/j.issn.1000-6060.2023.153

针对全球变化背景下极端升温、暴雪和暖湿化现象以及中国新疆地区融雪洪水灾害风险增大问题,概述了新疆不同类型洪水灾害特征,重点阐述了近年发生频率增加、致灾性强、灾害风险增大,但在新疆未引起重视的融雪洪水的研究进展,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融雪径流模型特点和研究现状。综合目前融雪径流模型已有进展和面临的挑战,提出新疆未来研究需考虑融雪径流模型的物理机制和融雪消融过程,以提高预报预警精度。回顾了融雪洪水在新疆的预报预警技术,指出构建高精度预报预警融雪洪水模型所面临的风吹雪、冻土表层雪和雪面雨等关键问题,并提出提升新疆洪水模拟、预报预警、应对突发洪水的综合能力的关键技术,为提升新疆融水洪水预报预警技术提供思路与建议。

期刊论文 2023-06-09 DOI: 10.12118/j.issn.1000-6060.2023.153

在干旱区,冰雪融化是水资源形成的主要来源,为此,积雪资源的形成、转化与利用是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重要内容,而水文模型是水资源形成与转化量确定的关键途径。以中国科学院天山积雪站野外试验区为研究基地,以气象数据为自变量,以融雪量为因变量,研究了基于气温变化的融雪模型,并对所建单因素简易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同时分析了试验区多年融雪变化规律以及融雪对气温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在一定的低温状态下,冬季仍有融雪发生,在天山山区本项目研究流域积雪消融的日平均气温临界值约为-7℃,当日平均气温低于-7℃时,融雪基本处于暂停状态,体现了干旱区融雪特征。在模型方面,基于气温构建的单因素简易融雪模型在模拟山区融雪量时呈现出良好的代表性,在率定期(2016—2020年),融雪量观测值与模拟值间的相关性参数偏差、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纳什效率系数和决定分别为-0.037、0.367、0.482、0.870和0.876;而验证期的值分别为-0.210、0.292、0.577、0.845和0.811。验证期的模拟结果和相关性系数显示,该模型的模拟值与观测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其优点是通过易获取的气象...

期刊论文 2023-03-10

在干旱区,冰雪融化是水资源形成的主要来源,为此,积雪资源的形成、转化与利用是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重要内容,而水文模型是水资源形成与转化量确定的关键途径。以中国科学院天山积雪站野外试验区为研究基地,以气象数据为自变量,以融雪量为因变量,研究了基于气温变化的融雪模型,并对所建单因素简易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同时分析了试验区多年融雪变化规律以及融雪对气温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在一定的低温状态下,冬季仍有融雪发生,在天山山区本项目研究流域积雪消融的日平均气温临界值约为-7℃,当日平均气温低于-7℃时,融雪基本处于暂停状态,体现了干旱区融雪特征。在模型方面,基于气温构建的单因素简易融雪模型在模拟山区融雪量时呈现出良好的代表性,在率定期(2016—2020年),融雪量观测值与模拟值间的相关性参数偏差、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纳什效率系数和决定分别为-0.037、0.367、0.482、0.870和0.876;而验证期的值分别为-0.210、0.292、0.577、0.845和0.811。验证期的模拟结果和相关性系数显示,该模型的模拟值与观测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其优点是通过易获取的气象...

期刊论文 2023-03-10

北方恶劣降雪条件下,建筑物上所积冰雪可能因冰雪层融化发生滑落,进而对地面人或物品产生安全隐患。对于超高层建筑,滑落积雪产生的巨大冲量将大大加深这种危害。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增加考虑了建筑屋面、雨棚等的朝向问题,以及超高层项目中空气温度会随高度变化的特点,对模型加以改进。并以某超高层建筑项目为例,研究了高度、朝向等对滑移雪荷载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以单位面积滑落冲量这一新指标来表征冰雪滑落对地面人或物品造成的影响更为合理。研究表明,南侧屋面发生冰雪坠落次数多于北侧,但坠落单位面积质量小于北侧;对于超高层高处的窗檐区域,由于空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降雪结冰后累积质量相对较大,同时从高区发生冰雪坠落的冲量更大,对地面行人和物品造成的伤害风险较大,应予以特别关注。

期刊论文 2020-11-18

北方恶劣降雪条件下,建筑物上所积冰雪可能因冰雪层融化发生滑落,进而对地面人或物品产生安全隐患。对于超高层建筑,滑落积雪产生的巨大冲量将大大加深这种危害。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增加考虑了建筑屋面、雨棚等的朝向问题,以及超高层项目中空气温度会随高度变化的特点,对模型加以改进。并以某超高层建筑项目为例,研究了高度、朝向等对滑移雪荷载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以单位面积滑落冲量这一新指标来表征冰雪滑落对地面人或物品造成的影响更为合理。研究表明,南侧屋面发生冰雪坠落次数多于北侧,但坠落单位面积质量小于北侧;对于超高层高处的窗檐区域,由于空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降雪结冰后累积质量相对较大,同时从高区发生冰雪坠落的冲量更大,对地面行人和物品造成的伤害风险较大,应予以特别关注。

期刊论文 2020-11-18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10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