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4

气候变暖为冻土区域的工程建设带来更多不确定性,查明冻土的地质成因及其融沉特性对于工程选址以及工法选择等尤为重要。本文以南天山地区的苏力间沟内分布的山地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钻探、高密度电法、地温监测以及室内试验等,查明该区域冻土的空间分布,剖析冻土形成条件和形成机理模式,揭示其融沉特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苏力间沟内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均有分布,季节性冻土和不连续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左岸,即阳坡坡麓;连续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苏力间河右岸,即阴坡坡麓;冻土层分布深度和厚度不均匀,多分布在1.9~2.7 m厚的表土下,厚约1.5~10 m;在冻土地质成因模式上分为阴坡富水低温成因模式和阳坡坡面汇流成因模式;苏力间沟多年冻土区的融沉系数介于0.39%和91.25%之间,其中连续多年冻土区的融沉系数多值区间在42.5%和68.75%之间,平均值为55.62%;苏力间沟多年冻土融沉系数与总含水率、天然密度、干密度、天然孔隙比和液性指数相关性较高,皮尔森相关系数均达0.8以上。

期刊论文 2023-09-07 DOI: 10.13544/j.cnki.jeg.2023-0184

结合铁伊(铁力—伊春)高速铁路沿线岛状多年冻土的分布特征,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铁伊高速铁路沿线不同种类的岛状多年冻土在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的融沉特性,并根据不同种类的多年冻土融沉特性进行了工程措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岛状多年冻土的融沉系数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干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岛状多年冻土的融化压缩系数在不同试验荷载作用下并非常数,而是随着荷载的增大而减小。对于融沉系数较大且埋深较浅的富冰或饱冰多年冻土采取挖除换填的工程措施;对于融沉系数较小的多冰或者少冰冻土,采用挖除换填+预融的工程措施;对于埋深较大的多年冻土采取桩基加固的工程措施。

期刊论文 2022-04-11

中俄原油管道穿过我国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约510km。多年冻土区的冻土融沉特性受到气候条件、自然地理、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多年冻土的融沉将威胁中俄石油管道工程的安全运行。依据研究区多年冻土现场观测资料,通过综合研究,提出了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冻土融化沉降特性,为管道项目工程安全运行和维护提供科学方法。

期刊论文 2015-10-13 DOI: 10.13524/j.2095-008x.2015.03.043

人工冻结法在地铁建设中的大量应用,使得施工后融沉控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论述人工冻土融沉特性、融土特性、常温土微观结构和冻融土微观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指出有关融土微观结构与融沉关系的研究尚属空白,并提出,融土微观结构与融沉关系的研究和以微观结构特征来表征宏观融沉特性是未来冻融土微观结构的研究方向。

期刊论文 2014-11-25 DOI: 10.16270/j.cnki.slgc.2014.05.013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4条  共4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