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表中检索

共检索到 4

对GlobeLand30涉及云南省2000、2010、2020年共15个分幅图进行地表解译,利用点数测算法对各类地表覆盖测算面积,并对地表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对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的影响。结果表明,近20年间云南省9种地表覆盖类型中耕地、林地、草地和灌木地呈“1增3减”、湿地和冰川永久积雪覆盖有所减少、水体先减后增、裸地先增后减、人造地表持续增加等变化特征。全省16个州(市)人造地表扩占耕地并非主导,多数州(市)的林、草、灌地表覆盖面积有所减少,人造地表扩占林草灌是首要矛盾。承载自然保护地的5种主要地表覆盖减少,提出监测地表覆盖变化以维护自然保护地的边界建设稳定性,以省级地表覆盖的视角研发省级荒野地图作为规划底数底图,识别最不被打扰的地理空间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的设想。

期刊论文 2024-01-11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24.01.011

对GlobeLand30涉及云南省2000、2010、2020年共15个分幅图进行地表解译,利用点数测算法对各类地表覆盖测算面积,并对地表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对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的影响。结果表明,近20年间云南省9种地表覆盖类型中耕地、林地、草地和灌木地呈“1增3减”、湿地和冰川永久积雪覆盖有所减少、水体先减后增、裸地先增后减、人造地表持续增加等变化特征。全省16个州(市)人造地表扩占耕地并非主导,多数州(市)的林、草、灌地表覆盖面积有所减少,人造地表扩占林草灌是首要矛盾。承载自然保护地的5种主要地表覆盖减少,提出监测地表覆盖变化以维护自然保护地的边界建设稳定性,以省级地表覆盖的视角研发省级荒野地图作为规划底数底图,识别最不被打扰的地理空间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的设想。

期刊论文 2024-01-11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24.01.011

文章介绍了内蒙古柴河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现状、组成和保护对象,并从自然保护区的典型性、多样性、独特性和自然性等方面对保护区保护价值进行了分析。

期刊论文 2021-06-28 DOI: 10.13387/j.cnki.nmld.2021.03.018

文章介绍了内蒙古柴河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现状、组成和保护对象,并从自然保护区的典型性、多样性、独特性和自然性等方面对保护区保护价值进行了分析。

期刊论文 2021-06-28 DOI: 10.13387/j.cnki.nmld.2021.03.018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4条  共4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