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表中检索

共检索到 6

高寒植被生长和分布与其潜在水分来源和水分利用特征密切相关。受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长江源区植被覆盖迅速提升,大量高寒草甸演化为沼泽草甸,对区域生态水文过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基于此,采集2021年长江源多年冻土区流域典型高寒草甸和沼泽草甸坡面上坡、中坡、下坡的土壤、植物样品,获取氢氧稳定同位素监测数据,探究高寒草甸和沼泽草甸的水分利用策略差异。结果表明,叶片水δ18O变幅最大,降水次之,土壤水、根系水变幅最小,叶片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受蒸发分馏效应影响最大,此外,植物水线的斜率和截距均远小于地区大气降水线,也反映出蒸腾作用下同位素富集现象;相比沼泽草甸,高寒草甸叶片水更加富集δ18O,高寒草甸蒸腾作用更强烈;高寒草甸和沼泽草甸对不同深度土壤水的利用策略较为接近,无显著性差异,其中,0~5 cm深度土壤水的贡献比例最大,均超过22%;坡位因素对高寒草甸和沼泽草甸不同深度土壤水的利用策略无显著性影响,其中,不同坡位草甸0~5 cm土壤水的用水贡献均为最大,可见浅层土壤水为植物根系水的主要来源,当浅层土壤水无法满足植物需水时,植物根系会吸收较深层的土壤水。

期刊论文 2025-03-20 DOI: 10.20040/j.cnki.1000-7709.2025.20240959

【中文摘要】建立我国西南地区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监测系统,揭示该地区水循环中稳定同位素的时空变化特征,追踪不同气象条件下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变化过程,分析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变化范围,评估不同影响因子对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影响。利用稳定同位素动力分馏模式和引入稳定同位素效应的陆面过程模式模拟和分析季风区水循环中稳定同位素的时空变化规律、陆面蒸发中稳定同位素的变化特点及其对大气水汽和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影响,建立稳定水同位素与各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取样区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监测以及与可降水量之间的比较,对影响我国西南水汽通道上降水的水汽来源进行识别,揭示不同水汽来源、不同水汽输送方式、不同地理条件对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影响。为进行水汽来源分析、实施流域水汽监测、定量恢复沉积物中的古气候、古环境记录提供稳定同位素的证据。

2009-01

【中文摘要】本项目以我们在中国开展的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监研究及其所建立的观测网络为基础,以国际降水稳定同位素计划(GNIP)和国际河流稳定同位素计划(GNIR)为国际合作伙伴,在中国开展河水与降水稳定同位素观测研究(China Network of Isotopes in River and Precipitation,简称CNIRP)。项目通过在中国4种不同类型大河流域(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塔里木河)开展河水与降水的稳定同位素研究,揭示大河流域河水中稳定同位素时空变化过程;综合集成中国降水同位素计划数据、GNIP数据和本项目(CNIRP)实测数据,揭示流域内大空间尺度河水与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关系;建立流域水循环中的稳定同位素分馏过程模型,研究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中稳定同位素的影响,进而评估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建立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河水、降水稳定同位素数据库,并提供给国内外相关的数据库共享。

2009-01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6条  共6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