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

冻土的动态拉伸强度和破坏特性在涉及冻土工程高效破碎和安全稳定性分析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研究负温和加载率对冻土动态拉伸性能的影响,利用铝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试验系统开展了冻土的动态巴西圆盘劈裂试验,结合高速摄像系统,分析了温度和加载率对冻土动态拉伸强度、能量耗散和破坏模式的影响,探讨了冻土巴西圆盘的劈裂破坏机理及动态拉伸强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冲击荷载作用下,冻结黏土和冻结砂土巴西圆盘试样均遵循中心起裂的破坏模式,试件破坏为沿轴向相对完整的两半;随着冲击气压的增加,两种冻土的加载率均呈线性增大;两种冻土达到动态拉伸峰值应力所需的时间在92~242μs范围内;两种冻土的动态拉伸强度均存在明显的温度效应和加载率效应,动态拉伸强度随温度的降低和加载率的增加而增大;不同负温条件下两种冻土的吸收能与动态拉伸强度均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冲击气压的增加会导致冻土试样的破坏程度加剧,高剪切应力引起的三角破碎区面积逐渐增大。

期刊论文 2023-07-07

输电线路工程现已成为我国冻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桩基础是冻土区输电线路杆塔较为通用的基础型式。输电铁塔是典型的高耸结构,抗拔与抗倾覆稳定性是铁塔基础设计的主要控制条件。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冻土区桩基础抗拔承载性能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上拔与水平荷载共同作用时,对其承载机理、荷载传递规律等认知模糊不清,给冻土区桩基础设计带来不便。为此,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季节冻土区与多年冻土区粉质黏土、砾砂地基中桩基础抗拔承载性能。结果表明:冻土区桩基础破坏以上拔为主;上拔荷载-位移曲线呈缓变型;同种地基土质条件下,相较融化期,冻结期桩基础抗拔承载力提高20%;相较粉质黏土,砾砂地基承载力提高20%;随着水平荷载增加,桩顶竖向位移增大,导致桩基抗拔承载力下降。

期刊论文 2023-01-19

为探求川西高原季节性粗颗粒冻土道路边坡普遍出现不同程度表层破坏的原因,选取康定新都桥附近公路边坡,采用多种测试手段,对边坡的变形、气温、地温和地下水变动等特征进行长期现场观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边坡土体冻融仅发生在边坡的浅表层,冻融深度大致在0.5~1.0 m之间;边坡最大变形方向与地下水流向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气候特征,特别是降雪与边坡的破坏有直接关系。在冻结融化和积雪消融条件下,试验边坡变形突增,直至在坡面表层1 m范围内产生滑塌。川西高原季节性粗颗粒冻土边坡的破坏,是表层冻融和融雪下渗的结果。

期刊论文 2019-08-28 DOI: 10.19713/j.cnki.43-1423/u.2019.07.009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3条  共3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