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60年代到本世纪初,人类发射了一系列绕月飞船,对月球大气和月球电离层进行研究。科学家发现,月球电离层主要出现在向日面。在表面几百米高度范围内,由太阳辐射导致的光致电离使得月球向日面出现密度不超过1010/m3的电离层等离子体。进一步研究表明,由于月球没有内禀磁场,月球电离层与太阳风中的行星际电场耦合在一起,时刻处在"飘动"中。电离层密度的变化与月相、当地的月表剩磁、太阳风条件、当地的月壤特性等相联系。
【中文摘要】利用SuperDARN 雷达的极区电离层对流观测,结合南极中山站和北极黄河站的极光观测、DMSP 卫星的粒子沉降观测以及Cluster和双星的本地探测,研究了行星际磁场北向时高纬重联和通量传输事件的极区电离层对流特征、日侧极区电离层对流与日侧磁层动力学过程的关系、日侧电离层爆发性对流结构及其相关的粒子沉降特征、日侧极光粒子沉降和雷达频谱特征,给出了日侧电离层爆发性对流结构与高纬重联过程间关系的物理解释?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过程。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