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7

以三打古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从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的视角,关注其土地利用及生态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采用InVEST模型对该区域的碳储量及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进行评价和分析,并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研究区的地类变化较为明显,北部中低海拔区域草地转化为林地,偏高海拔区域林地转为草地,西北区域的局部地区出现冰川融化的趋势,形成若干个分散的湖泊.(2)2000、2010、2020年,研究区的碳存储总量分别为7.349、7.348、7.151 Tg,整体呈先稳定后下降的趋势.(3)2000―2020年,研究区的生境质量均保持较好水平,整体呈现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4)2000―2020年,研究区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主要受高程、降雨、土壤、植被覆盖指数的影响,其中高程与植被覆盖指数的影响最为显著;各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均强于单一因子的作用效果,其中协同作用最强的为高程协同植被覆盖指数类型(>0.7).研究区的生态服务功能较好,西北区域大幅增强,林地区域略微下降,靠近冰川地区的变化相对复杂.

期刊论文 2024-10-21 DOI: 10.20056/j.cnki.ZNMDZK.20240739

以三打古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从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的视角,关注其土地利用及生态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采用InVEST模型对该区域的碳储量及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进行评价和分析,并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研究区的地类变化较为明显,北部中低海拔区域草地转化为林地,偏高海拔区域林地转为草地,西北区域的局部地区出现冰川融化的趋势,形成若干个分散的湖泊.(2)2000、2010、2020年,研究区的碳存储总量分别为7.349、7.348、7.151 Tg,整体呈先稳定后下降的趋势.(3)2000―2020年,研究区的生境质量均保持较好水平,整体呈现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4)2000―2020年,研究区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主要受高程、降雨、土壤、植被覆盖指数的影响,其中高程与植被覆盖指数的影响最为显著;各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均强于单一因子的作用效果,其中协同作用最强的为高程协同植被覆盖指数类型(>0.7).研究区的生态服务功能较好,西北区域大幅增强,林地区域略微下降,靠近冰川地区的变化相对复杂.

期刊论文 2024-10-21 DOI: 10.20056/j.cnki.ZNMDZK.20240739

冰川是人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对冰川资源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及应用并未形成统一意见,文中在界定冰川资源生态服务功能内涵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方法评估祁连山冰川资源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原因。评估显示在研究期间祁连山冰川气候调节功能价值随冰川面积和冰储量减少呈下降趋势;径流调节服务功能价值、淡水资源供给服务功能价值和水力发电服务功能价值随冰川融水量加大呈上升趋势;美学观赏与旅游服务功能价值、科研教育与文化灵感服务功能价值随人类经济活动频繁呈波动上升趋势,生境支持服务功能价值随生态环境重视保护程度呈先升后降趋势。研究发现,冰川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波动与其属性紧密相关,文中针对不同属性冰川生态服务功能设置对应冰川自然资源资产账户,将计量结果应用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以期促进完善祁连山冰川价值评估机制,为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发展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

期刊论文 2022-12-27 DOI: 10.13448/j.cnki.jalre.2023.014

冰川是人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对冰川资源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及应用并未形成统一意见,文中在界定冰川资源生态服务功能内涵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方法评估祁连山冰川资源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原因。评估显示在研究期间祁连山冰川气候调节功能价值随冰川面积和冰储量减少呈下降趋势;径流调节服务功能价值、淡水资源供给服务功能价值和水力发电服务功能价值随冰川融水量加大呈上升趋势;美学观赏与旅游服务功能价值、科研教育与文化灵感服务功能价值随人类经济活动频繁呈波动上升趋势,生境支持服务功能价值随生态环境重视保护程度呈先升后降趋势。研究发现,冰川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波动与其属性紧密相关,文中针对不同属性冰川生态服务功能设置对应冰川自然资源资产账户,将计量结果应用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以期促进完善祁连山冰川价值评估机制,为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发展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

期刊论文 2022-12-27 DOI: 10.13448/j.cnki.jalre.2023.014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大兴安岭森林大火导致多年冻土退化,植被发生更新和演替,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重要影响。文中选取大兴安岭北部多年冻土区满归和阿龙山火烧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方法计算了林火后,固碳释氧效益损失;净化环境效益损失,包括吸收SO2和粉尘净化价值;水文效益损失,包括防洪和涵养水源效益;小气候效益损失;保护野生生物以及游憩效益损失。研究发现,满归和阿龙山火烧后,生态系统服务效益损失重大。其中,固碳释氧效益和净化环境效益损失较大,分别占总效益损失的42.34%和41.94%;水文效益和保护野生生物效益损失较小,分别为2.82%和0.80%;小气候效益和游憩效益居中,分别占8.61%和3.49%。即使针叶林生态系统恢复到阔叶林生态系统,净化环境效益损失仍然可达69.3%。由此看来,保护多年冻土区的针叶林,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对维持多年冻土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论文 2020-08-03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大兴安岭森林大火导致多年冻土退化,植被发生更新和演替,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重要影响。文中选取大兴安岭北部多年冻土区满归和阿龙山火烧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方法计算了林火后,固碳释氧效益损失;净化环境效益损失,包括吸收SO2和粉尘净化价值;水文效益损失,包括防洪和涵养水源效益;小气候效益损失;保护野生生物以及游憩效益损失。研究发现,满归和阿龙山火烧后,生态系统服务效益损失重大。其中,固碳释氧效益和净化环境效益损失较大,分别占总效益损失的42.34%和41.94%;水文效益和保护野生生物效益损失较小,分别为2.82%和0.80%;小气候效益和游憩效益居中,分别占8.61%和3.49%。即使针叶林生态系统恢复到阔叶林生态系统,净化环境效益损失仍然可达69.3%。由此看来,保护多年冻土区的针叶林,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对维持多年冻土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论文 2020-08-03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大兴安岭森林大火导致多年冻土退化,植被发生更新和演替,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重要影响。文中选取大兴安岭北部多年冻土区满归和阿龙山火烧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方法计算了林火后,固碳释氧效益损失;净化环境效益损失,包括吸收SO2和粉尘净化价值;水文效益损失,包括防洪和涵养水源效益;小气候效益损失;保护野生生物以及游憩效益损失。研究发现,满归和阿龙山火烧后,生态系统服务效益损失重大。其中,固碳释氧效益和净化环境效益损失较大,分别占总效益损失的42.34%和41.94%;水文效益和保护野生生物效益损失较小,分别为2.82%和0.80%;小气候效益和游憩效益居中,分别占8.61%和3.49%。即使针叶林生态系统恢复到阔叶林生态系统,净化环境效益损失仍然可达69.3%。由此看来,保护多年冻土区的针叶林,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对维持多年冻土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论文 2020-08-03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7条  共7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