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对冻土特殊路基处理中强夯置换法应用进行研究。介绍了施工中的冻土特殊路基加固深度的确定方法,阐述了施工参数计算要点,包括选择最佳夯击能、确定夯击次数、确定夯击遍数、夯点布置,提出了施工方案设计方法,并对其中的施工要点进行逐一说明。
高原冻土施工条件欠佳,于该处组织路基施工时难度较大,对组织计划、施工工艺、材料和机械等均提出较高的要求,某方面工作缺乏合理性时均容易引发质量或安全层面的问题。本文以高原冻土区的实际情况为立足点,制定可行的施工方案,并探讨了相关技术要点,以供相关施工人员参考,在安全的环境下保质保量完成路基施工作业。
多年冻土区域特殊路基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在设计时需要按照其特殊性采取有效方案从而切实将整体设计水平提高。因此,立足于实践,在分析多年冻土地区对路基施工的影响基础上,对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的危害进行归纳总结,同时详细的分析了多年冻土区域特殊路基设计内容。希望可为该领域的设计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通过对多年冻土地区冻胀融沉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温度、水分、土质是决定冻胀融沉程度的重要因素。从降低冻土上限、减弱地下水的水分迁移出发,找到热棒路基、换填路基、XPS板路基、通风管路基、片碎石路基5种解决方法,从原理、适用范围、注意事项3个方面对处理措施进行阐述,为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冻土处理措施提供依据。
为了研究共玉高速公路多年冻土特殊路基基底的处理方法,建立了数值仿真模型,模拟分析了清表及不清表的冻土路基地温特征,同时结合现场试验研究进一步分析了振动压实、冲击碾压等不同压实方法在地基处理时的压实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清表后的路基中会形成融化核,对路基长期的稳定性是不利的。多年冻土地区地基处理时不清表,可采用冲击碾压进行地基压实。与振动压实相比,多年冻土区采用冲击碾压后,压实厚度是振动压实的两倍,路基整体的压实性更好。研究结论对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特殊路基设计及现场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内蒙古省道203线一级公路所在区域为连续多年冻土与季节性冻土的过渡带,冻土多呈岛状零星分布于山区背风坡处和阴坡处。通过对岛状冻土埋深及厚度进行详细勘察,确定了强夯置换段落。用强夯置换法处理岛状冻土施工方法具体为:首先抛填1~1.5 m厚片石,形成工作面后进行强夯处理,通过强夯形成片石墩对地基进行加固,强夯结束后铺设3层土工格栅,每层土工格栅上面填铺30 cm厚天然级配砂砾。经该方法处治后岛状冻土路基强度高、冻胀系数小、侧向变形范围小,同时还具有施工机械简单、施工速度快、质量容易控制、检测方法简单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