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是影响地衣物种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文中以地衣的盖度为指标计算天山一号冰川6个不同海拔梯度岩面生地衣的多样性和相似性指数,同时分析了生长型与海拔间的关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探讨了海拔对岩面生地衣多样性的确定影响。结果显示:分布在天山一号冰川的岩面生地衣共有89种,隶属于15科31属。岩面生地衣物种多样性先随着海拔梯度增加而增高,到了3700m高海拔后开始逐渐下降。地衣的生长型主要由壳状、鳞片状地衣为主的微小型地衣组成,叶状生长型3300m以上的地区均占一定比例;3600m以上的样点缺少枝状生长型,充分体现了岩面生地衣对高山极端环境的适应特征。研究结果阐明了天山一号冰川岩面生地衣的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将可作为该地区进一步研究地衣物种多样性及长期环境监测的基础数据。
海拔是影响地衣物种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文中以地衣的盖度为指标计算天山一号冰川6个不同海拔梯度岩面生地衣的多样性和相似性指数,同时分析了生长型与海拔间的关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探讨了海拔对岩面生地衣多样性的确定影响。结果显示:分布在天山一号冰川的岩面生地衣共有89种,隶属于15科31属。岩面生地衣物种多样性先随着海拔梯度增加而增高,到了3700m高海拔后开始逐渐下降。地衣的生长型主要由壳状、鳞片状地衣为主的微小型地衣组成,叶状生长型3300m以上的地区均占一定比例;3600m以上的样点缺少枝状生长型,充分体现了岩面生地衣对高山极端环境的适应特征。研究结果阐明了天山一号冰川岩面生地衣的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将可作为该地区进一步研究地衣物种多样性及长期环境监测的基础数据。
保护高山地区地衣物种多样性,查明地衣群落物种组成特征是地衣生态学的热点问题。根据野外调查和实验数据,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天山一号冰川岩面生地衣进行数量分类,并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岩面生地衣物种组成与环境变量的关系。结果表明:TWINSPAN分析和DCA排序将一号冰川的46种岩面生地衣分为7个群丛。其中,群丛-3和群丛-5的Simpson’s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大,群丛-3和群丛-5的Simpson’s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3、2.9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3、2.87;其次群丛-2的Simpson’s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2和2.68;群丛-7的多样性最低,Simpson’s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78和1.82。群丛-1和群丛-3的相似性指数最大为0.72;其次,群丛-1和群丛-2、群丛-3和群丛-5的相似性指数均为0.67;群丛-2和群丛-7、群丛-5和群丛-7的相似性最低,相似性指数分别为0.25、0.26。天山一号冰...
保护高山地区地衣物种多样性,查明地衣群落物种组成特征是地衣生态学的热点问题。根据野外调查和实验数据,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天山一号冰川岩面生地衣进行数量分类,并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岩面生地衣物种组成与环境变量的关系。结果表明:TWINSPAN分析和DCA排序将一号冰川的46种岩面生地衣分为7个群丛。其中,群丛-3和群丛-5的Simpson’s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大,群丛-3和群丛-5的Simpson’s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3、2.9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3、2.87;其次群丛-2的Simpson’s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2和2.68;群丛-7的多样性最低,Simpson’s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78和1.82。群丛-1和群丛-3的相似性指数最大为0.72;其次,群丛-1和群丛-2、群丛-3和群丛-5的相似性指数均为0.67;群丛-2和群丛-7、群丛-5和群丛-7的相似性最低,相似性指数分别为0.25、0.26。天山一号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