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8

多年冻土对全球变化非常敏感,利用植被演替揭示多年冻土区气候与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兴安岭漠河盆地多年冻土岩芯孢粉学为证据,通过AMS14C构建了年代学框架,重建多年冻土区更新世晚期以来植被演替与气候历史,分析了植被演替对多年冻土区环境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孢粉组合较好地反映漠河盆地和外围山地植被组成格局,依据区域关键植被对气候指示关系,漠河盆地30 ka BP以来植被演替指示气候发生了5次显著变化过程:30.0—27.1 ka BP形成草甸湿地景观,指示气候寒冷湿润;27.1—20.5 ka BP形成针叶林草原景观,指示气候相对寒冷干旱;20.5—11.3 ka BP由针叶林湿地向针阔混交林湿地景观转变,指示气温开始转暖,但气候仍寒冷湿润;11.3—1.9 ka BP形成针阔混交林湿地景观,指示气候温暖湿润;1.9 ka BP至今形成针叶林湿地景观,指示气候冷凉湿润。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影响植被演替的因素不仅包括纬度和海陆位置上的气候差异,还有多年冻土本身引起的区域环境效应,植被演替对冰期、间冰期多年冻土变化具有不同响应机制。在末次冰盛期,由于多年冻土冻结和扩张,导致多年冻土环境更...

期刊论文 2024-09-25

漠河盆地是我国冻土发育的主要地区之一,发育良好的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具有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良好条件。为了圈定天然气水合物远景区,识别油气聚集体,判别天然气水合物成因,在漠河盆地冻土较发育地区开展了1∶5万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资源调查。结果表明:(1)在森林沼泽景观区,顶空气和荧光光谱指标是天然气水合物勘查的主要指标,借鉴青海木里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勘查成功的经验,结合AMT、地质等资料分析,元宝山凹陷是天然气水合物较为有利的远景区;(2)岩心样品甲烷碳同位素分析显示,烃类气体分异明显,浅层烃类气体基本为生物气,深部烃类气源主要为混合成因气,个别解吸气为微生物气和热解气;(3)试验性应用了分形-GIS技术,可以细致可靠地进行异常区范围划定,消除干扰因素,有效地圈定水合物远景区。

期刊论文 2018-11-08 DOI: 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18.05.13

漠河盆地具有良好的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前景,了解盆地内冻土发育状况对评价水合物资源潜力和有利区优选十分重要。在东北漠河地区开展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的剖面测量工作,目的之一是查明工区内冻土层埋深厚度以及空间分布。本文通过对东北漠河盆地北部冻土层电性特征的分析,依据冻土层的高阻特性进行了厚度识别和划分,勘探结果显示,漠河盆地北部冻土呈岛状分布,冻土分布特点为北厚南薄,西部薄,中东部厚,最大厚度为120 m,平均厚度40~80 m,反映了该区具有形成天然气水合物良好的冻土条件。

期刊论文 2018-01-04

我国冻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很大,位居世界第三。本文以黑龙江省漠河盆地等冻土带为例,从构造运动、气源成因、地质条件和资源量四个角度论证了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北部冻土天然气资源的潜力。阐述了冻土天然气水合物给黑龙江省经济振兴发展带来的机遇,以期加快黑龙江省能源转型的进程。

期刊论文 2017-11-22 DOI: 10.13971/j.cnki.cn23-1435/c.2017.10.005

漠河盆地是我国冻土发育的主要地区,具有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良好条件,为实现天然气水合物的突破,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圈定天然气水合物靶区非常必要。本文利用传统的油气地球化学勘查方法(酸解烃、顶空气、碳酸盐),在漠河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有利区开展了探索性工作。研究发现:地球化学方法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有较好应用,并结合地质等资料圈定了地球化学异常区,划分了三级异常;在驼峰山、一字岭等地区存在明显的地球化学异常,该区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高,构造发育,在此区域内也有小型煤井发现,有望形成以煤成气为烃源供给的天然气水合物。

期刊论文 2017-03-08

油气地球化学调查是天然气水合物勘查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排除人为或自然条件引起的干扰,获取高质量的地球化学信息,作者在漠河盆地天然气水合物远景区进行了土壤剖面的深度和粒度采集试验。实验结果表明,顶空间轻烃采样深度以80~100cm的B层较好,ΔC和碳酸盐采样深度以60~80cm的B层为宜;酸解烃可采取-40目的样品,荧光光谱在-80目以上粒级富集,野外采样粒级应采取-80目以上的样品。

期刊论文 2016-04-06

东北漠河盆地多年冻土带不仅具有生物气形成的温度、地下水盐度、地下水Eh值和p H值等环境条件,而且具有生物气形成所需的丰富有机质。漠河盆地MK-2井的数据显示,井深870 m内的烃类气体干燥系数C1/C1-5>98%,70%以上的甲烷碳同位素δ13C1<-55‰,几乎所有的甲烷氢同位素δD<-250‰,表现出明显的生物成因特征。区域和井下样品的生物标志物分析表明,几乎所有样品都含有25-降藿烷系列化合物,展示了漠河盆地多年冻土带微生物活动的普遍性。这一系列直接和间接标志,充分证实了漠河盆地生物气的存在,大大拓展了该区域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气源,扩大了东北地区水合物的成藏潜力和勘查前景。这对东北地区乃至中国陆域多年冻土带的天然气水合物勘查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论文 2015-09-14

低温泡沫钻进技术除了具有岩心采取率高、钻进效率高和孔内事故少的特点之外,还具有低导热性、低热容量及对钻井孔壁的热干扰小等特点。低温泡沫系统由空压机、泡沫液罐、热交换器、泡沫发生器和参数监测系统组成。通过对泡沫液和空气制冷后,经发泡器混合后可获得低温泡沫。利用低温泡沫作为冲洗介质进行取心钻进,孔内返出的泡沫经消泡后,可再次循环利用。该技术在漠河盆地冻土井工程中进行了应用,经试验数据分析,低温泡沫对冻土层温度的影响极小,岩心采取率高,满足冻土层取心钻进工作的要求。

期刊论文 2015-06-24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8条  共8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