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表中检索

共检索到 643

为探究花岗岩-混凝土组合体在寒区环境下冻融损伤规律,设计了3种不同界面粗糙度(0.61,1.18,1.69 mm)的花岗岩-混凝土组合体,利用快速冻融机模拟了冻融循环次数为0,10,20,30次的不同寒区环境,对冻融后的花岗岩-混凝土组合体外观形貌变化、质量损失、抗折强度损失、起裂韧度、断裂能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试样质量损失率、纵波声速衰减和各项力学性能损失均呈增长趋势。在冻融30次后,界面粗糙度为0.61 mm的试样纵波声速降低了13.03%,抗折强度和断裂能损失率分别为73.22%和67.67%,;界面粗糙度为1.18 mm的试样纵波声速降低了12.59%,抗折强度和断裂能损失率为61.28%和69.13%;界面粗糙度为1.69 mm的试样纵波声速降低了9.67%,抗折强度和断裂能损失率为39.40%和41.97%。研究计算了花岗岩-混凝土组合体试样起裂韧度与损伤因子,得到了以上3种界面粗糙度下,组合体起裂断裂韧度与冻融循环次数线性拟合表达式,可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论文 2025-07-07

为探究花岗岩-混凝土组合体在寒区环境下冻融损伤规律,设计了3种不同界面粗糙度(0.61,1.18,1.69 mm)的花岗岩-混凝土组合体,利用快速冻融机模拟了冻融循环次数为0,10,20,30次的不同寒区环境,对冻融后的花岗岩-混凝土组合体外观形貌变化、质量损失、抗折强度损失、起裂韧度、断裂能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试样质量损失率、纵波声速衰减和各项力学性能损失均呈增长趋势。在冻融30次后,界面粗糙度为0.61 mm的试样纵波声速降低了13.03%,抗折强度和断裂能损失率分别为73.22%和67.67%,;界面粗糙度为1.18 mm的试样纵波声速降低了12.59%,抗折强度和断裂能损失率为61.28%和69.13%;界面粗糙度为1.69 mm的试样纵波声速降低了9.67%,抗折强度和断裂能损失率为39.40%和41.97%。研究计算了花岗岩-混凝土组合体试样起裂韧度与损伤因子,得到了以上3种界面粗糙度下,组合体起裂断裂韧度与冻融循环次数线性拟合表达式,可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论文 2025-07-07

冻融循环是寒冷地区建筑结构遭受的破坏作用之一,抗冻性能是混凝土耐久性能的重要方面,为提高寒冷地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试验从纤维掺量展开研究,设计不同的冻融循环次数,探索不同的玻璃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纤维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影响显著;当玻璃纤维含量小于1.5%时,随着玻璃纤维掺量的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逐渐增强;纤维掺量1.5%时增强效果最佳,200次冻融循环后,强度降低12.5%,质量损失2.1%,两者均为普通混凝土的60%左右;掺量为2%,玻璃纤维对混凝土抗冻性能增强作用减弱。综合考虑,纤维掺量不宜超过1.5%。

期刊论文 2025-05-27 DOI: 10.20194/j.cnki.1006-3528.2025.02.006

冻融循环是寒冷地区建筑结构遭受的破坏作用之一,抗冻性能是混凝土耐久性能的重要方面,为提高寒冷地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试验从纤维掺量展开研究,设计不同的冻融循环次数,探索不同的玻璃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纤维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影响显著;当玻璃纤维含量小于1.5%时,随着玻璃纤维掺量的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逐渐增强;纤维掺量1.5%时增强效果最佳,200次冻融循环后,强度降低12.5%,质量损失2.1%,两者均为普通混凝土的60%左右;掺量为2%,玻璃纤维对混凝土抗冻性能增强作用减弱。综合考虑,纤维掺量不宜超过1.5%。

期刊论文 2025-05-27 DOI: 10.20194/j.cnki.1006-3528.2025.02.006

冻融循环是寒冷地区建筑结构遭受的破坏作用之一,抗冻性能是混凝土耐久性能的重要方面,为提高寒冷地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试验从纤维掺量展开研究,设计不同的冻融循环次数,探索不同的玻璃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纤维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影响显著;当玻璃纤维含量小于1.5%时,随着玻璃纤维掺量的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逐渐增强;纤维掺量1.5%时增强效果最佳,200次冻融循环后,强度降低12.5%,质量损失2.1%,两者均为普通混凝土的60%左右;掺量为2%,玻璃纤维对混凝土抗冻性能增强作用减弱。综合考虑,纤维掺量不宜超过1.5%。

期刊论文 2025-05-27 DOI: 10.20194/j.cnki.1006-3528.2025.02.006

冻融循环是寒冷地区建筑结构遭受的破坏作用之一,抗冻性能是混凝土耐久性能的重要方面,为提高寒冷地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试验从纤维掺量展开研究,设计不同的冻融循环次数,探索不同的玻璃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纤维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影响显著;当玻璃纤维含量小于1.5%时,随着玻璃纤维掺量的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逐渐增强;纤维掺量1.5%时增强效果最佳,200次冻融循环后,强度降低12.5%,质量损失2.1%,两者均为普通混凝土的60%左右;掺量为2%,玻璃纤维对混凝土抗冻性能增强作用减弱。综合考虑,纤维掺量不宜超过1.5%。

期刊论文 2025-05-27 DOI: 10.20194/j.cnki.1006-3528.2025.02.006

冻融循环是寒冷地区建筑结构遭受的破坏作用之一,抗冻性能是混凝土耐久性能的重要方面,为提高寒冷地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试验从纤维掺量展开研究,设计不同的冻融循环次数,探索不同的玻璃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纤维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影响显著;当玻璃纤维含量小于1.5%时,随着玻璃纤维掺量的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逐渐增强;纤维掺量1.5%时增强效果最佳,200次冻融循环后,强度降低12.5%,质量损失2.1%,两者均为普通混凝土的60%左右;掺量为2%,玻璃纤维对混凝土抗冻性能增强作用减弱。综合考虑,纤维掺量不宜超过1.5%。

期刊论文 2025-05-27 DOI: 10.20194/j.cnki.1006-3528.2025.02.006

为研究冻融作用对多孔沥青混凝土(PAC)结构、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影响,并推荐适用于寒区的PAC级配类型和最佳空隙率,采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数字图像处理(DIP)技术,提取了PAC三维空隙网络并量化了其结构参数,通过低温劈裂试验、单轴压缩试验和间接拉伸疲劳试验研究了PAC的空隙结构参数、低温劈裂强度、单轴抗压强度和疲劳寿命在冻融作用下的演变规律,并根据空隙结构及混凝土性能的演变建立了基于多标准决策分析理论的寒区PAC配合比优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0~12次冻融循环过程中,PAC内部空隙率主要受空隙间连通扩展的影响而迅速增加,12次冻融循环后,小空隙的进一步产生成为空隙率增长的主要机制,由此划分冻融循环作用0~12次为冻融循环前期,13~20次为冻融循环后期;冻融循环过程中,10 mm2以上的空隙占比在冻融前期逐渐增大,后期缓慢下降,而10 mm2以下空隙占比变化规律则相反;PAC的低温劈裂强度、单轴抗压强度和疲劳寿命的衰减与公称最大粒径和空隙率密切相关,未冻融条件下空隙率对其低温劈裂强度的影响更明显,而冻融条件下公称最大粒径对其低温...

期刊论文 2025-05-12 DOI: 10.19721/j.cnki.1671-8879.2025.03.004

为研究冻融作用对多孔沥青混凝土(PAC)结构、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影响,并推荐适用于寒区的PAC级配类型和最佳空隙率,采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数字图像处理(DIP)技术,提取了PAC三维空隙网络并量化了其结构参数,通过低温劈裂试验、单轴压缩试验和间接拉伸疲劳试验研究了PAC的空隙结构参数、低温劈裂强度、单轴抗压强度和疲劳寿命在冻融作用下的演变规律,并根据空隙结构及混凝土性能的演变建立了基于多标准决策分析理论的寒区PAC配合比优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0~12次冻融循环过程中,PAC内部空隙率主要受空隙间连通扩展的影响而迅速增加,12次冻融循环后,小空隙的进一步产生成为空隙率增长的主要机制,由此划分冻融循环作用0~12次为冻融循环前期,13~20次为冻融循环后期;冻融循环过程中,10 mm2以上的空隙占比在冻融前期逐渐增大,后期缓慢下降,而10 mm2以下空隙占比变化规律则相反;PAC的低温劈裂强度、单轴抗压强度和疲劳寿命的衰减与公称最大粒径和空隙率密切相关,未冻融条件下空隙率对其低温劈裂强度的影响更明显,而冻融条件下公称最大粒径对其低温...

期刊论文 2025-05-12 DOI: 10.19721/j.cnki.1671-8879.2025.03.004

为研究冻融作用对多孔沥青混凝土(PAC)结构、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影响,并推荐适用于寒区的PAC级配类型和最佳空隙率,采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数字图像处理(DIP)技术,提取了PAC三维空隙网络并量化了其结构参数,通过低温劈裂试验、单轴压缩试验和间接拉伸疲劳试验研究了PAC的空隙结构参数、低温劈裂强度、单轴抗压强度和疲劳寿命在冻融作用下的演变规律,并根据空隙结构及混凝土性能的演变建立了基于多标准决策分析理论的寒区PAC配合比优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0~12次冻融循环过程中,PAC内部空隙率主要受空隙间连通扩展的影响而迅速增加,12次冻融循环后,小空隙的进一步产生成为空隙率增长的主要机制,由此划分冻融循环作用0~12次为冻融循环前期,13~20次为冻融循环后期;冻融循环过程中,10 mm2以上的空隙占比在冻融前期逐渐增大,后期缓慢下降,而10 mm2以下空隙占比变化规律则相反;PAC的低温劈裂强度、单轴抗压强度和疲劳寿命的衰减与公称最大粒径和空隙率密切相关,未冻融条件下空隙率对其低温劈裂强度的影响更明显,而冻融条件下公称最大粒径对其低温...

期刊论文 2025-05-12 DOI: 10.19721/j.cnki.1671-8879.2025.03.004
  • 首页
  • 1
  • 2
  • 3
  • 4
  • 5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643条,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