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19

为解决冻土路基在温度变化下产生的融沉变形问题,提高路基使用质量,依托国道218线那拉提至巴仑台公路项目第NBTZ-7标段工程项目,结合冻土路基设计和施工实践,采用换填片石法和泡沫混凝土法对冻土路基进行处治,并严格控制施工工艺。施工完成后对路段进行质量检测和温控效果检测,结果显示,其压实度和弯沉值均满足技术要求,且两种方法处理后的路基均有较好的低温保持效果,温控效果在0.9~1.7℃之间,可为冻土路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2024-09-10 DOI: 10.16248/j.cnki.11-3723/u.2024.23.006

针对东港灌区输水渠道存在冻胀破坏问题,研究提出一种以玻璃纤维为外掺料的泡沫混凝土,并分析不同玻璃纤维掺量混凝土的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当纤维掺量为0.6%时,试块在冻融前的抗压强度为15.15MPa;在冻融循环50次后,试块的抗压强度为14.62MPa。当纤维掺量为0%时,试块在冻融前的抗压强度为11.23MPa;在冻融循环50次后,试块的抗压强度为7.73MPa。研究结果明,泡沫混凝土在防冻胀中有较好表现。

期刊论文 2024-08-23

梯形混凝土衬砌渠道在季节性冻土地区均会不同程度发生冻胀破坏。文章针对内蒙古河套灌区典型渠道冻胀受力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力学方法对冻胀破坏进行判断,为中国北方季节性冻土地区冻胀研究提供技术依据。

期刊论文 2024-08-15

在寒区桩基工程中,冻土-混凝土界面强度对于桩基础的受力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开敞系统条件下进行了冻土-混凝土界面区的抗拉强度正交试验,利用极差方差分析法,厘清了界面粗糙度、土样含水率、试验温度及干密度4种试验因素对界面冻结抗拉强度影响的主次顺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土样含水率的增大、试验温度的降低及接触面粗糙度的提升均可使界面冻结抗拉强度不断提高;存在临界土样含水率,当含水率位于临界含水率两侧时,接触面粗糙度因水分迁移所形成冰膜改变的程度不同,导致接触面粗糙度的增加对界面冻结抗拉强度增幅的影响程度具有不同的规律。

期刊论文 2024-07-26 DOI: 10.13319/j.cnki.sjztddxxbzrb.20240017

为探究季冻土区粉质黏土-混凝土界面剪切性能,进行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土体含水率和法向应力的粉质黏土-混凝土二元体冻融循环试验和直剪试验,探讨了界面抗剪强度、抗剪强度参数和抗剪强度损伤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直剪试验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均发生应变硬化现象,可分为弹性变形阶段(剪切位移为0~3 mm)和弹塑性变形阶段(剪切位移为4~15 mm);冻融循环对界面抗剪强度有劣化作用,即通过对土体造成损伤,导致界面内摩擦角和黏聚力下降,从而降低界面抗剪强度;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界面抗剪强度损伤度增加,当冻融循环进行0、4次,抗剪强度损伤迅速,冻融循环进行12~20次,抗剪强度损伤较缓,最大界面抗剪强度损伤度为25%;土体含水率的增加对抗剪强度有削弱作用,随着土体含水率的增加,界面内摩擦角降低,但黏聚力先增加后减小,当土体含水率为20.7%时,黏聚力达到最大值;法向应力的增加对抗剪强度有增强作用。

期刊论文 2024-02-01 DOI: 10.13278/j.cnki.jjuese.20230114

以某桥梁工程项目为例,对低温冻土区域内桥梁桩基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进行分析论述。主要对桥梁桩基施工要点及桩基混凝土质控措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冻土区的桥梁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应掌握相关的施工要点,这是确保桩基整体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可针对混凝土配制、运输、灌注、养护等主要施工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桩基混凝土的质量,确保桩基础达到现行规范标准的质量要求,提高桥梁桩基承载力。

期刊论文 2023-08-14 DOI: 10.16248/j.cnki.11-3723/u.2023.21.008

冻土-桩基界面剪切特性对冻土区交通工程稳定性及长期服役性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负温直接剪切试验,研究细粒含量对冻土-混凝土桩基界面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试样应力-位移曲线均表现出应力软化型;界面剪切峰值强度及冰胶结强度随细粒含量增加而增长,残余强度随细粒含量变化波动很小;随着细粒含量增长,冰胶结强度对冻土-混凝土界面剪切强度贡献逐步增加;试样峰值强度及残余强度随法向压力变化均单调增长,其中50~100 kPa强度增长幅度较其它压力间隔剧烈;峰值粘聚力随细粒含量增长而增加,残余粘聚力随细粒含量变化逐渐减小;建立冻土-混凝土界面剪切强度计算公式,并验证其准确性。

期刊论文 2023-06-21 DOI: 10.16046/j.cnki.issn2096-5680.2023.02.004

以某桥梁工程实例为依托,对冻土区桥梁桩基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论述,主要从低温混凝土的性能、技术要求、桩基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三个方面对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冻土区域内桥梁桩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了解低温混凝土的性能,并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对桩基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确保桥梁工程顺利完工。

期刊论文 2023-04-13 DOI: 10.16248/j.cnki.11-3723/u.2023.07.029

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及有限杆单元的思想,以单块预制板为研究对象构建其挠曲线微分方程并求解;在此基础上,考虑冻土-结构接触界面及预制板间填缝处的协调变形与相互作用,引入端部边界条件及板间连续性条件,同时砂浆填缝处弯矩为零,将多块预制板联系起来,构建预制混凝土衬砌梯形渠道弹性冻土地基梁模型。再由切向静力平衡条件导出切向控制方程并求解,最终获得衬砌板各截面法向冻胀位移与切向位移的解析表达式。以新疆北部某梯形渠道为例,对衬砌各截面法向冻胀位移、切向位移、接触面法向应力、切向冻结力及上表面应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计算的法向冻胀位移与观测值符合良好,与弹性支承法、杆系有限元法计算结果相比更接近观测值。上表面应力估算的易开裂范围与实地调查结果基本相符,表明了模型的合理性。由于存在不连续断面即砂浆填缝,衬砌板法向冻胀位移、接触面法向应力、截面弯矩和上表面应力均存在一定的起伏,出现正负交替现象。顶推力作用下坡板各截面均存在切向位移,且自坡脚向坡顶非线性减小,在坡顶达到最小值。

期刊论文 2023-03-13 DOI: 10.13243/j.cnki.slxb.20220707

季节性冻土区高速铁路采用混凝土基床控制路基冻胀变形,已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在季节性冻土区气候环境下还存在翘曲变形问题。结合工程实例,以混凝土基床路基为研究对象,开展混凝土基床变形控制试验研。结果表明:聚氨酯板具有减小混凝土基床冻结深度,抑制冻胀量的作用,其厚度越大防冻胀效果越好,但增加气凝胶保温毡厚度,不能明显减小混凝土基床的冻结深度和缩短冻结周期。

期刊论文 2022-12-28 DOI: 10.13379/j.issn.1003-8825.202203029
  • 首页
  • 1
  • 2
  • 3
  • 4
  • 5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119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