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对于国道G109线(青藏公路)路段的公路工程概况和该地区的自然地质条件的调查结果的分析,以及青藏公路涵洞使用状况调查方法与调查结果的探讨,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多年冻土区涵洞破损类型与特征,并对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总结,提出针对多年冻土地区涵洞破坏原因,应从4个方面入手,采取措施进行病害防治:减小工程对多年冻土的热扰动;消除或削弱季节活动层的冻胀和融沉;增强涵洞结构抵抗和适应冻融变形的能力;消除或减小涵底渗流。
介绍了季节性冻土区涵洞基础处理的新措施——"置换法",即基坑换填不冻胀土来提高抗冻拔力的措施,对涵洞基础进行处理。
两伊铁路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和兴安盟境内,途经多年冻土分布广泛的大兴安岭北部地区。东北多年冻土,具有埋深较浅,厚度薄,富冰、冻涨、融沉、不稳定等特点,是工程设计的难点之一。桥涵设计根据冻土埋深和其厚度的不同,分别采取了允许其融化或保持其冻结的原则。以按保持冻结原则设计的某一典型涵洞为例,详细介绍涵洞基础的设计过程,为同类型冻土地区桥涵基础的设计提供参考。
结合青藏高原特殊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气候环境条件,对青藏铁路冻土区桥涵工程的施工监理方法及其质量控制进行了总结,以推动和发展我国高原多年冻土区铁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技术,供同行参考借鉴。
对多年冻土区涵洞基础施工的几种方法进行探讨 ,重点介绍人工冻结法、现浇法、预制拼装法的优缺点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