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9

为探究GB 51022—2015《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与《NF EN 1991-1-3:2004-General actions-Snow loads》中雪荷载规范对门式刚架结构的影响,通过规范参数对比及有限元建模,选取改变结构体系法和粘钢法加固工程案例建立Midas Gen模型,对比验证两种规范下结构应力比、稳定性及挠度等力学指标。结果表明:《中国规范》雪荷载计算方法较为简单,两种规范部分参数与屋面积雪分布系数存在一定差异;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显示,《中国规范》雪荷载值和力学参数计算结果普遍偏大,尤其在不均匀分布上呈现更大保守性,而《欧洲规范》计算结果整体偏小。

期刊论文 2025-05-12 DOI: 10.19860/j.cnki.issn1005-8249.2025.02.020

为探究GB 51022—2015《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与《NF EN 1991-1-3:2004-General actions-Snow loads》中雪荷载规范对门式刚架结构的影响,通过规范参数对比及有限元建模,选取改变结构体系法和粘钢法加固工程案例建立Midas Gen模型,对比验证两种规范下结构应力比、稳定性及挠度等力学指标。结果表明:《中国规范》雪荷载计算方法较为简单,两种规范部分参数与屋面积雪分布系数存在一定差异;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显示,《中国规范》雪荷载值和力学参数计算结果普遍偏大,尤其在不均匀分布上呈现更大保守性,而《欧洲规范》计算结果整体偏小。

期刊论文 2025-05-12 DOI: 10.19860/j.cnki.issn1005-8249.2025.02.020

为探究GB 51022—2015《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与《NF EN 1991-1-3:2004-General actions-Snow loads》中雪荷载规范对门式刚架结构的影响,通过规范参数对比及有限元建模,选取改变结构体系法和粘钢法加固工程案例建立Midas Gen模型,对比验证两种规范下结构应力比、稳定性及挠度等力学指标。结果表明:《中国规范》雪荷载计算方法较为简单,两种规范部分参数与屋面积雪分布系数存在一定差异;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显示,《中国规范》雪荷载值和力学参数计算结果普遍偏大,尤其在不均匀分布上呈现更大保守性,而《欧洲规范》计算结果整体偏小。

期刊论文 2025-05-12 DOI: 10.19860/j.cnki.issn1005-8249.2025.02.020

笔者根据葡萄采摘日期资料,辅以阿尔卑斯山冰川移动记录,推测出近一千纪以来欧陆气候波动的大体轮廓:小冰河期开始于1303年,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是冬季寒冷,夏季清凉,这一状况延续至19世纪中期,其中1690年代是迄今为止最为寒冷的时期。但在这漫长的几个世纪内,气候变冷的趋势多次被打断,甚至出现逆转。1480至1490年代到1530年代、1718至1719年、1770至1780年代、1846年,均为葡萄早熟、天气炎热的时期。1903年后开始了延续至今的全球气候变暖进程,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天气转凉,1970年起气候又呈回暖趋势。

期刊论文 2021-11-19

笔者根据葡萄采摘日期资料,辅以阿尔卑斯山冰川移动记录,推测出近一千纪以来欧陆气候波动的大体轮廓:小冰河期开始于1303年,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是冬季寒冷,夏季清凉,这一状况延续至19世纪中期,其中1690年代是迄今为止最为寒冷的时期。但在这漫长的几个世纪内,气候变冷的趋势多次被打断,甚至出现逆转。1480至1490年代到1530年代、1718至1719年、1770至1780年代、1846年,均为葡萄早熟、天气炎热的时期。1903年后开始了延续至今的全球气候变暖进程,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天气转凉,1970年起气候又呈回暖趋势。

期刊论文 2021-11-19

主要对比中国温室规范与欧盟、荷兰温室规范中风、雪荷载的差异性,包括概念界定、参数取值、计算方法及公式等,然后以实际项目为算例,利用3种温室规范及中国建筑荷载规范分别计算荷载作用效应设计值,并分析了其安全度之间的差异。对比结果显示,对于风荷载,中国温室规范的计算结果总体上低于欧盟与荷兰标准;对于雪荷载,当基本雪压为0.525 kN/m2时,中国温室规范计算的雪荷载值介于欧盟与荷兰之间,当基本雪压高于0.525 kN/m2时,中国温室的计算结果高于荷兰,并且随着基本雪压的增大而增大。另外,欧盟温室的平均安全度比我国温室约高4%,荷兰温室的平均安全度比我国温室高约2%。研究结果显示,中欧荷温室规范对风、雪荷载的设计思路基本相同,但计算公式与参数取值存在差异;我国温室的安全度与欧盟、荷兰温室相近,并且欧盟温室的安全水平随永久荷载的增大逐渐高于荷兰温室标准。最后,对中国现行温室荷载标准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期刊论文 2021-01-12 DOI: 10.15889/j.issn.1002-1302.2020.24.044

主要对比中国温室规范与欧盟、荷兰温室规范中风、雪荷载的差异性,包括概念界定、参数取值、计算方法及公式等,然后以实际项目为算例,利用3种温室规范及中国建筑荷载规范分别计算荷载作用效应设计值,并分析了其安全度之间的差异。对比结果显示,对于风荷载,中国温室规范的计算结果总体上低于欧盟与荷兰标准;对于雪荷载,当基本雪压为0.525 kN/m2时,中国温室规范计算的雪荷载值介于欧盟与荷兰之间,当基本雪压高于0.525 kN/m2时,中国温室的计算结果高于荷兰,并且随着基本雪压的增大而增大。另外,欧盟温室的平均安全度比我国温室约高4%,荷兰温室的平均安全度比我国温室高约2%。研究结果显示,中欧荷温室规范对风、雪荷载的设计思路基本相同,但计算公式与参数取值存在差异;我国温室的安全度与欧盟、荷兰温室相近,并且欧盟温室的安全水平随永久荷载的增大逐渐高于荷兰温室标准。最后,对中国现行温室荷载标准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期刊论文 2021-01-12 DOI: 10.15889/j.issn.1002-1302.2020.24.044

在作者前期研究(穆松宁和周广庆,2012)的基础之上,本文主要利用了EOF分析和相关分析,对欧亚北部冬季新增雪盖面积(Total Fresh Snow Extent,记为TFSE)与我国夏季气候异常之间"隔季相关"的机理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探讨,主要目的在于寻找TFSE气候效应的冬季增雪面积关键区。结果表明,虽然欧洲中纬冬季增雪面积(文中均以TFSE-1表示)与我国夏季气候异常的关系不很显著,但其变化维系了上述"隔季相关"的物理途径,其变化对TFSE的气候效应而言起关键作用,但是,亚洲中纬冬季增雪面积(文中均以TFSE-2表示)的贡献尚不清楚;另外,对TFSE的气候效应而言,起作用的实际上是欧亚中纬冬季增雪面积(文中均以TFSE-1-2表示),其不但与我国夏季气候异常具有更显著的"隔季相关",而且这种"隔季相关"还具有和TFSE非常相似的、但更为清晰的物理途径,因此,在气候预测的意义上,TFSE-1-2可替代TFSE。

期刊论文 2015-06-11

在作者前期研究(穆松宁和周广庆,2012)的基础之上,本文主要利用了EOF分析和相关分析,对欧亚北部冬季新增雪盖面积(Total Fresh Snow Extent,记为TFSE)与我国夏季气候异常之间"隔季相关"的机理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探讨,主要目的在于寻找TFSE气候效应的冬季增雪面积关键区。结果表明,虽然欧洲中纬冬季增雪面积(文中均以TFSE-1表示)与我国夏季气候异常的关系不很显著,但其变化维系了上述"隔季相关"的物理途径,其变化对TFSE的气候效应而言起关键作用,但是,亚洲中纬冬季增雪面积(文中均以TFSE-2表示)的贡献尚不清楚;另外,对TFSE的气候效应而言,起作用的实际上是欧亚中纬冬季增雪面积(文中均以TFSE-1-2表示),其不但与我国夏季气候异常具有更显著的"隔季相关",而且这种"隔季相关"还具有和TFSE非常相似的、但更为清晰的物理途径,因此,在气候预测的意义上,TFSE-1-2可替代TFSE。

期刊论文 2015-06-11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9条  共9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