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

多年冻土区是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随着全球变暖,蒙古高原多年冻土退化加剧,多年冻土区植被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面对这一挑战,了解气候变化下蒙古高原不同冻土退化阶段的植被变化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多年冻土分布图,依据“空间代替时间”的理念,划分了不同的多年冻土带,探讨了2014-2023年多年冻土退化不同阶段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NDVI值呈下降趋势,下降所占面积比例依次为零星多年冻土区>孤岛和稀疏多年冻土区>连续和不连续多年冻土区。(2)不同类型多年冻土区植被生长的主控因子不同,气温是孤岛和稀疏多年冻土区(r=–0.736)以及零星多年冻土区(r=–0.522)植被生长的主控因子,降水是连续和不连续多年冻土区(r=–0.498)植被生长的主控因子。(3)在不同的多年冻土退化阶段,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各不相同。在多年冻土退化初期,地表温度和气温升高有利于植被生长,增加植被覆盖,降水量的增加则会阻碍植被生长;随着多年冻土退化,地表温度和气温升高会阻碍植被生长,降水量的增加则会促进植被生长。

期刊论文 2024-10-10

植被退化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植被退化特征对植被生态治理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应用Mann-Kendall法对2000-2011年岛状冻土区的植被退化过程及影响植被退化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植被退化区域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15.05%,其中严重退化区域比例占1.42%,其余13.63%为轻微退化;退化区域主要分布于北黑高速路段两侧地区、东北部大河口林场外围区域及河漫滩周围的沼泽地;降水量与植被指数表现为正相关性,显著性P0.05,说明降水量是植被生长的主导因子;冻土退化产生地面渗水现象,归一化植被指数骤降0.26,同时在Mann-Kendall趋势曲线中突变点发生于2006年;岛状冻土退化伴随着土壤温度梯度发生显著的变化,植物的水分传导性脆弱,生长将受到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可为高寒区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和探寻水热条件变化规律提供空间数据支撑。

期刊论文 2017-03-08

植被是维持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因素。根据多年来观测调查资料,分析了青藏公路沿线植被的种类、类型及其特征,提出青藏公路沿线最普遍的三类植被是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和高原沼泽群落,沿线植被生存环境极为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通过样方数据揭示:除取土坑外,公路建设对植被的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公路界外50 m;受公路建设的干扰,公路两侧草原植被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有明显的退化现象。

期刊论文 2008-04-26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3条  共3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