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表中检索

1
1
1
1

3
共检索到 4

多年冻土是地球上不可忽视的潜在汞库.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加速了多年冻土的融化和退化,增加冻土中汞的释放风险.树木年轮作为一种有效生物代用记录,能够记录长时间尺度环境汞的变化历史.本研究采集中国东北多年冻土区优势树种落叶松(Larix gmelinii Rupr.)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年轮样品,建立了年分辨率的汞浓度历史记录.结果表明,过去170年树轮汞浓度平均值变化范围为0.36~3.96ng g-1;树轮宽度对汞浓度无显著影响.樟子松年轮汞浓度平均值显著高于落叶松,表明常绿树种在大气汞吸收累积上的优势并受到冬季汞沉降的影响.不连续冻土区落叶松年轮汞浓度在20世纪70年代呈现急剧上升趋势, 90年代到达峰值后快速下降.落叶松年轮汞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更快的上升趋势以及更高的浓度反映了浅根系落叶松对冻土融化释放汞吸收的影响.樟子松年轮汞浓度呈现“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和80年代.不同类型冻土区的樟子松年轮汞浓度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共同峰值,表明该时段有着相同的汞源,而随后岛状冻土区的樟子松年轮...

期刊论文 2022-05-13

冰川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对全球冰冻圈变化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但冰川变化和气候变化观测资料稀缺而且记录时间很短,这限制了我们对几十年至百年时间尺度上冰川波动及其与气候变化关系的认识。本项目拟以横断山区海洋型山谷冰川为研究对象,利用冰川末端谷地中采集的树木年轮资料,包括冰碛中的残遗木、谷地两侧的倾斜木和冰碛垄上的最老活树样本等,结合冰川地貌证据,对该地区冰川进退波动历史进行重建;并尝试利用冰川区附近山地森林上限和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的树轮资料分别重建能够完全覆盖小冰期的气温变化序列和降水变化序列;进而探讨过去几百年横断山区海洋型冰川进退波动对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响应关系。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长时间尺度上对海洋型冰川进退波动与气候变化关系的认识,为预估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冰川变化提供科学依据和基本数据。

2014-01

【中文摘要】我国北方内陆干旱化和亚洲季风变化研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本课题沿着我国北纬30度、40度线(东西向)和我国东经115度线(南北向)设置了三条研究剖面,开展树轮气候学研究。选择合适采样点采集树木年轮样本,系统开展树轮宽度及稳定同位素等指标分析研究,建立各采样点的树轮年表。通过与气象观测记录的拟合,确定不同区域树轮指标的气候意义,提取气候变化的信号,进而恢复研究区过去1000年来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要素变化历史,建立我国较大时空尺度典型气候区树轮网络,形成我国陆地表面过去千年来气候环境变化记录网络,为我国树轮学者和其他学科研究提供树轮数据平台,为我国的环境安全,资源开发和生态建设服务。本课题研究将直接为本重大项目的其他几个课题提供基础研究数据。

2009-01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4条  共4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