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格陵兰冰盖的长期演化历史及其与气候系统之间的耦合联动关系,国际大洋发现计划400航次在巴芬湾海域毗邻格陵兰冰盖西北部的陆坡/架区钻取了一系列深海沉积岩芯样品。利用航次期间完成古地磁测试后的少量样品剩余(每个约6~10 g),初步测试了其中的长链烯酮和和正构烷烃组分,并结合船上获得的古地磁和生物地层学证据约束的初步年代框架,尝试分析了上述有机地球化学指标重建北大西洋高纬度海区水体温度信号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尽管个别样品中长链烯酮含量偏低,但温度信号基本可靠。据此推测增加(如:约20 g)全岩样品基本可以实现常规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的实验室分析,为后续申请该航次岩芯的高分辨率样品以深入探究格陵兰冰盖演化与海洋关键过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为探究格陵兰冰盖的长期演化历史及其与气候系统之间的耦合联动关系,国际大洋发现计划400航次在巴芬湾海域毗邻格陵兰冰盖西北部的陆坡/架区钻取了一系列深海沉积岩芯样品。利用航次期间完成古地磁测试后的少量样品剩余(每个约6~10 g),初步测试了其中的长链烯酮和和正构烷烃组分,并结合船上获得的古地磁和生物地层学证据约束的初步年代框架,尝试分析了上述有机地球化学指标重建北大西洋高纬度海区水体温度信号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尽管个别样品中长链烯酮含量偏低,但温度信号基本可靠。据此推测增加(如:约20 g)全岩样品基本可以实现常规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的实验室分析,为后续申请该航次岩芯的高分辨率样品以深入探究格陵兰冰盖演化与海洋关键过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为探究格陵兰冰盖的长期演化历史及其与气候系统之间的耦合联动关系,国际大洋发现计划400航次在巴芬湾海域毗邻格陵兰冰盖西北部的陆坡/架区钻取了一系列深海沉积岩芯样品。利用航次期间完成古地磁测试后的少量样品剩余(每个约6~10 g),初步测试了其中的长链烯酮和和正构烷烃组分,并结合船上获得的古地磁和生物地层学证据约束的初步年代框架,尝试分析了上述有机地球化学指标重建北大西洋高纬度海区水体温度信号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尽管个别样品中长链烯酮含量偏低,但温度信号基本可靠。据此推测增加(如:约20 g)全岩样品基本可以实现常规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的实验室分析,为后续申请该航次岩芯的高分辨率样品以深入探究格陵兰冰盖演化与海洋关键过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高原冻土带是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和保存的潜在源区。对青藏高原西大滩—安多长达556km的多年冻土区烃类有机地球化学剖面的测量结果表明,土壤样品的酸解氢、酸解甲烷、酸解乙烷、酸解丙烷和热释汞异常明显,其异常下限远高于背景值,其中酸解甲烷的背景值为395.54μL/kg,异常下限为883.84μL/kg,可见该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具有很好的远景。通过统计学分析和综合地球化学对比分析,指出烃类“负异常”是地下赋存天然气水合物的重要标志。据此初步建立了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及地球化学勘查模式。
高原冻土带是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和保存的潜在源区。对青藏高原西大滩—安多长达556km的多年冻土区烃类有机地球化学剖面的测量结果表明,土壤样品的酸解氢、酸解甲烷、酸解乙烷、酸解丙烷和热释汞异常明显,其异常下限远高于背景值,其中酸解甲烷的背景值为395.54μL/kg,异常下限为883.84μL/kg,可见该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具有很好的远景。通过统计学分析和综合地球化学对比分析,指出烃类“负异常”是地下赋存天然气水合物的重要标志。据此初步建立了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及地球化学勘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