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

地月转移轨道研究的基本模型主要是限制性二体模型和限制性三体模型。在限制性三体建模下,基于轨道分类理论的地月脉冲变轨比传统的霍曼变轨节省了更多的燃料(至少13%以上)。单独的"地球-月球-飞行器"的限制性三体问题无法应用轨道分类的理论进行轨道设计,必须加入太阳。文章考虑了月球升交点赤经、黄白交角,以及正确的地月系统稳定流形的方向,整个"太阳-地球-月球-飞行器"系统拆分为"地球-月球-飞行器"的平面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和"太阳-地球-飞行器"三维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进行分析,并利用Matlab仿真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期刊论文 2009-09-18

文章建立了月表辐射与月壤内二维非稳态导热的耦合传热模型,采用控制容积法数值模拟月壤内的温度分布,主要研究了月表、月壤内温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及探测器对局部月表温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一昼夜期间月壤内存在明显的温差:浅层月壤处的昼夜温差较大且受纬度的影响明显;随着深度的增加,月壤昼夜温差降低并趋于稳定,且受纬度的影响较小。探测器的存在遮挡了月表接受的太阳辐射,导致其阴影区域内月表温度发生突变,新的平衡温度接近探测器底面温度,且受探测器驻留时间的影响较小;当探测器移开,月表温度又迅速恢复到原有的变化规律。

期刊论文 2007-12-11

月球作为地球唯一的一颗卫星,从古到今一直牵动着人类的梦想。月球之所以能吸引着人类对它进行探测和开发,是因为月球能够提供解决人类所担忧的能源资源的条件;月球作为一个永久性的空间站和其具有的特殊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开展深空探测活动的场所,并将成为新兴工业的基地。鉴于国外深空探测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一度平静了20多年的月球,而今又重新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登月的热潮又再度兴起,以及我国多年来空间科学和航天技术所取得的成就和发展,可以预测到,从现在起到21世纪初叶,开展深空探测活动将是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进行月球探测的时机已经成熟。

期刊论文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3条  共3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