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水比(SLR)是新增积雪深度预报中将定量降水预报转化为雪深预报所必须的重要参数。本文利用北疆地区国家气象观测站2000—2023年10月—次年3月逐日降雪量、积雪深度、温度、风速等资料,筛选北疆降雪天气事件,分析北疆不同区域内SLR变化特征,并初步探讨其与温度、降雪量级、海拔高度等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北疆地区SLR的平均值为12.9,高于经验值10,其变化范围跨度很大,但主要集中在2 ~ 22内变化,6~16之间出现频数最多,占比50%以上,大于32的极端值出现频率较低。北疆地区平均SLR不仅存在明显的月变化特征(12月最大,1月次之),还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差异(总体而言高海拔地区平均SLR较平原区大)。温度、降雪量、海拔高度与SLR有很好的相关性,平均温度在-15 ℃附近平均SLR存在峰值,峰值前随温度降低平均SLR明显增大,而峰值后随温度降低平均SLR突然减小;随降雪量等级的增大平均SLR呈减小趋势;随海拔高度升高平均SLR呈增加趋势。
雪水比(SLR)是新增积雪深度预报中将定量降水预报转化为雪深预报所必须的重要参数。本文利用北疆地区国家气象观测站2000—2023年10月—次年3月逐日降雪量、积雪深度、温度、风速等资料,筛选北疆降雪天气事件,分析北疆不同区域内SLR变化特征,并初步探讨其与温度、降雪量级、海拔高度等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北疆地区SLR的平均值为12.9,高于经验值10,其变化范围跨度很大,但主要集中在2 ~ 22内变化,6~16之间出现频数最多,占比50%以上,大于32的极端值出现频率较低。北疆地区平均SLR不仅存在明显的月变化特征(12月最大,1月次之),还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差异(总体而言高海拔地区平均SLR较平原区大)。温度、降雪量、海拔高度与SLR有很好的相关性,平均温度在-15 ℃附近平均SLR存在峰值,峰值前随温度降低平均SLR明显增大,而峰值后随温度降低平均SLR突然减小;随降雪量等级的增大平均SLR呈减小趋势;随海拔高度升高平均SLR呈增加趋势。
雪水比(SLR)是新增积雪深度预报中将定量降水预报转化为雪深预报所必须的重要参数。本文利用北疆地区国家气象观测站2000—2023年10月—次年3月逐日降雪量、积雪深度、温度、风速等资料,筛选北疆降雪天气事件,分析北疆不同区域内SLR变化特征,并初步探讨其与温度、降雪量级、海拔高度等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北疆地区SLR的平均值为12.9,高于经验值10,其变化范围跨度很大,但主要集中在2 ~ 22内变化,6~16之间出现频数最多,占比50%以上,大于32的极端值出现频率较低。北疆地区平均SLR不仅存在明显的月变化特征(12月最大,1月次之),还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差异(总体而言高海拔地区平均SLR较平原区大)。温度、降雪量、海拔高度与SLR有很好的相关性,平均温度在-15 ℃附近平均SLR存在峰值,峰值前随温度降低平均SLR明显增大,而峰值后随温度降低平均SLR突然减小;随降雪量等级的增大平均SLR呈减小趋势;随海拔高度升高平均SLR呈增加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