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积雪草酸的抗肿瘤机制。方法 制备0.2 mL瘤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小鼠左下腹腹腔及右上肢腋部皮下以复制腹水瘤及实体瘤小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均随机分为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5-氟尿嘧啶组(123.3 mg/kg)及积雪草酸高、中、低剂量组(100,75,50 mg/kg)。灌胃生理盐水或相应药物(每10 g体质量0.2 mL),每天1次,连续10 d。记录腹水瘤模型实验中小鼠体质量增长情况,生存时间,计算体质量增长率及生命延长率;记录实体瘤模型实验中小鼠体质量、瘤体质量、脏器质量,计算抑瘤率(IR)、脾脏指数、肝脏指数及胸腺指数;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小鼠瘤体及脾脏组织病理形态,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瘤体中热休克蛋白90(Hsp9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腹水瘤小鼠模型实验中,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体质量增长均较缓慢、生存时间均显著延长(P <0.05),积雪草酸高剂量组尤为显著。实体瘤模型小鼠实验中,与模型组比较,5-氟尿嘧啶组和积雪草酸高剂量组小鼠脾...
目的 探讨积雪草酸的抗肿瘤机制。方法 制备0.2 mL瘤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小鼠左下腹腹腔及右上肢腋部皮下以复制腹水瘤及实体瘤小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均随机分为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5-氟尿嘧啶组(123.3 mg/kg)及积雪草酸高、中、低剂量组(100,75,50 mg/kg)。灌胃生理盐水或相应药物(每10 g体质量0.2 mL),每天1次,连续10 d。记录腹水瘤模型实验中小鼠体质量增长情况,生存时间,计算体质量增长率及生命延长率;记录实体瘤模型实验中小鼠体质量、瘤体质量、脏器质量,计算抑瘤率(IR)、脾脏指数、肝脏指数及胸腺指数;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小鼠瘤体及脾脏组织病理形态,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瘤体中热休克蛋白90(Hsp9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腹水瘤小鼠模型实验中,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体质量增长均较缓慢、生存时间均显著延长(P <0.05),积雪草酸高剂量组尤为显著。实体瘤模型小鼠实验中,与模型组比较,5-氟尿嘧啶组和积雪草酸高剂量组小鼠脾...
以天然产物积雪草酸(AA)为母体设计并合成新的积雪草酸衍生物,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和分子对接研究.以积雪草酸为原料,对其A环及28位羧基进行结构改造,合成4个新的积雪草酸衍生物.采用MTT法,选用人癌细胞SGC7901和A549进行初步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并进行分子对接实验,研究化合物与Bcl-xL受体之间的作用.结果表明:合成了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积雪草酸衍生物,其结构经过1H-NMR、13C-NMR和HR-MS确证.所有目标化合物对A549和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均优于母体积雪草酸.其中化合物Ⅰ3抗肿瘤活性与阳性对照药Navitoclax相当;分子对接结果显示Ⅰ3与Bcl-xL受体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化合物Ⅰ3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以天然产物积雪草酸(AA)为母体设计并合成新的积雪草酸衍生物,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和分子对接研究.以积雪草酸为原料,对其A环及28位羧基进行结构改造,合成4个新的积雪草酸衍生物.采用MTT法,选用人癌细胞SGC7901和A549进行初步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并进行分子对接实验,研究化合物与Bcl-xL受体之间的作用.结果表明:合成了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积雪草酸衍生物,其结构经过1H-NMR、13C-NMR和HR-MS确证.所有目标化合物对A549和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均优于母体积雪草酸.其中化合物Ⅰ3抗肿瘤活性与阳性对照药Navitoclax相当;分子对接结果显示Ⅰ3与Bcl-xL受体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化合物Ⅰ3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目的设计合成两类共10个基于VEGF靶点的积雪草酸衍生物,并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方法对积雪草酸进行结构优化,以VEGF为靶点,筛选出与靶点结合能力较强的化合物。以积雪草酸为原料,在C-2位引入乙酰氧亚氨基,并将C-28位羧基烷基化或酰胺化形成衍生物。基于MTT法,选用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人肺癌细胞(A549)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与结论合成的10个目标化合物对SGC7901和A549细胞增殖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且优于积雪草酸,其中化合物6d、6e、8c、8d、8e抑制活性显著高于阳性对照吉非替尼,且分子对接表明,6e和8c与VEGF有较强的亲和力。
目的设计合成两类共10个基于VEGF靶点的积雪草酸衍生物,并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方法对积雪草酸进行结构优化,以VEGF为靶点,筛选出与靶点结合能力较强的化合物。以积雪草酸为原料,在C-2位引入乙酰氧亚氨基,并将C-28位羧基烷基化或酰胺化形成衍生物。基于MTT法,选用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人肺癌细胞(A549)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与结论合成的10个目标化合物对SGC7901和A549细胞增殖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且优于积雪草酸,其中化合物6d、6e、8c、8d、8e抑制活性显著高于阳性对照吉非替尼,且分子对接表明,6e和8c与VEGF有较强的亲和力。
设计合成积雪草酸类似物并对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以天然产物积雪草酸为母体,对C-2、C-3、C-23位羟基、C-28位羧基,以及C-12位双键进行改造,采用MTT法,选用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肺癌细胞(A549)进行初步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均优于母体积雪草酸,化合物Ⅰ4、Ⅰ6的活性与吉非替尼相当;积雪草酸新型类似物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可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
设计合成积雪草酸类似物并对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以天然产物积雪草酸为母体,对C-2、C-3、C-23位羟基、C-28位羧基,以及C-12位双键进行改造,采用MTT法,选用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肺癌细胞(A549)进行初步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均优于母体积雪草酸,化合物Ⅰ4、Ⅰ6的活性与吉非替尼相当;积雪草酸新型类似物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可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
积雪草酸是一种五环三萜化合物,是从传统的药用草本植物积雪草中分离出来的。和其他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一样,积雪草酸具有多种有前途的药理活性,如肝保护、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积雪草酸在体外对各种肿瘤细胞系有效,AA的结构修饰可以提高其抗肿瘤活性,使其成为可行的治疗癌症的策略。对积雪草酸的结构修饰主要集中在C-2、C-3、C-23、C-28进行结构改造从而提高其抗肿瘤活性。本文对积雪草酸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积雪草酸是一种五环三萜化合物,是从传统的药用草本植物积雪草中分离出来的。和其他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一样,积雪草酸具有多种有前途的药理活性,如肝保护、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积雪草酸在体外对各种肿瘤细胞系有效,AA的结构修饰可以提高其抗肿瘤活性,使其成为可行的治疗癌症的策略。对积雪草酸的结构修饰主要集中在C-2、C-3、C-23、C-28进行结构改造从而提高其抗肿瘤活性。本文对积雪草酸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