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区是黄河流域的重要产水区和水源涵养区,近年来气候变暖导致黄河源区冻土退化加速、多年冻土活动层逐渐增厚。冻土的变化使黄河源区的水资源和涵养功能研究变得更复杂。研究明晰多年冻土变化状况、量化评估水源涵养量对多年冻土变化的响应,对黄河流域及青藏高原水资源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水文、气象及冻土等多源数据,对黄河源区多年冻土变化对流域地表径流和水源涵养量的影响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1)1960—2020年间,黄河源区多年冻土呈退化趋势,活动层厚度增加10~25 cm,多年冻土集中分布区域逐渐缩小,到2020年部分区域多年冻土已退化消失。(2)黄河源区水源涵养量呈波动上升趋势,1979—2018年间有14年为负值,26年为正值,表明水资源总体上补给大于消耗。自1998年实施水量调度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以来,水源涵养量逐步提升。(3)随着多年冻土退化(活动层厚度的增加),水源涵养量呈增加趋势。源头至黄河沿站和吉迈站至门堂站区域的水源涵养量变化,对多年冻土退化的响应最为显著。本研究有关结论可为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和科学利用提供参考。
高原多年冻土层受下伏稳定的冻土层隔水影响,寻找可利用的地下水资源长期围绕着水文地质工作者。在青藏高原腹地,广泛发育的多年冻土区,通过对当地地形、地貌自然条件分析,选择两河交汇处,且存在冻土层的"天窗"的河谷作为研究区域,通过物探、钻探等勘察手段吗,成功地解决了水源问题,为在高原与多年冻土区找水提供了成功案例。
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大场金矿矿藏丰富,矿山基本建设也稳步推进,但多年来一直未能找到生产生活用水水源地,矿山开采受到一定影响,我院受西矿委托,开展水源地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在秀水河河床融区内找到了理想的水源地,水量充足,满足矿山建设日用水量约8000m3/d的需要。
本文通过对祁连山区冻土特征及其对流域径流的影响的研究表明 ,祁连山土壤每年的1 0月 2 0日左右开始冻结 ,较低海拔的到第二年的 8月 2 0日左右消融结束 ,海拔、坡向、植被、下垫面状况、温度是影响冻土深度、早晚的制约因素 ,冻土厚度与流域径流量成反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