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4

为解决融化期季冻区边坡失稳问题,针对川西高原地区混合土边坡,综合考虑粗颗粒含量及含水率影响,采用大型直剪与常规直剪相结合的试验方案,获取混合土抗剪强度参数,基于冻土水热耦合理论,通过COMSOL有限元软件对边坡融雪入渗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边坡水热场时空变化规律,同时考虑冻融过程中土体强度参数动态改变建立季冻区混合土边坡稳定性计算分析模型,分析融化期混合土边坡稳定系数、滑动面发展规律,定量分析总结融化期季冻区边坡失稳机理。结果表明:相同干密度条件下,混合土饱和渗透系数与粗颗粒含量成正比,抗剪强度与粗颗粒含量成正比而与含水率成反比;融化期边坡融雪入渗作用加强,浅层土体处于富水状态,形成最大厚度0.80 m的暂态饱和区;川西季冻区混合土边坡潜在滑动面与冻融交界面位置基本一致,滑动面形式主要是折线型,为浅层滑动;融雪入渗与冻土消融作用是季冻区边坡融化期失稳破坏的主要诱因,融化期间边坡稳定性系数减小速率随融雪入渗过程逐渐加快,融化深度最大时,边坡稳定性系数最小;川西地区季节冻土边坡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为粗颗粒含量与初始含水率,粗颗粒含量越高,初始含水率越低,融化期边坡稳定性越好。

期刊论文 2023-07-10 DOI: 10.19721/j.cnki.1001-7372.2023.06.004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滑坡灾害形成机理主要为冻融泥流,冻土区滑坡稳定性是工程活动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采用传递系数法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位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并详细分析研究区滑坡的成因。通过对基于两种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具有显著的可靠性与优越性,能够为滑坡治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指导。

期刊论文 2023-03-09 DOI: 10.19537/j.cnki.2096-2789.2023.02.004

以中国一带一路重点项目西藏自治区羊八井至大竹卡段公路改建工程为依托,研究了高原冻土地区公路边坡冻融稳定性及施工技术.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 NX建立边坡模型,运用强度折减法计算、分析了冻融循环前后公路边坡位移、应力及应变等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并与施工现场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边坡水平方向上的最大位移发生在坡趾位置,竖直方向上的最大位移发生在坡肩位置;经历冻融循环后,边坡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分别增加1.91 cm和7.5 cm,且坡面破坏以竖向沉降为主;边坡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最大应力均发生在坡底,并出现应力集中现象.结合工程特点及模拟分析结果提出减小冻土开挖深度、锥形坡面砌筑、拱式防护、仰斜式路肩墙、浸水路肩墙以及主动防护系统等防护措施,后期现场观测表明,冻融引起公路边坡失稳问题治理效果明显.将建模理论计算值和工程实测值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

期刊论文 2021-06-03 DOI: 10.15991/j.cnki.411100.2021.03.009

本文以鄂拉山隧道为依托工程,采用强度折减法对鄂拉山多年冻土隧道出口山体在暖季和寒季两种工况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隧道进洞时坡脚切除的多少对山体稳定性的影响,得出隧道进洞施工时山体的安全系数。通过对现场监测数据和山体开裂情况分析,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

期刊论文 2013-08-28 DOI: 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3.19.137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4条  共4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