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性冻土生态环境与寒区公路建设存在复杂的博弈关系,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为践行绿色低碳公路的战略目标,科学构建一套寒区公路绿色施工评价体系,是十分迫切且重要的。鉴于此,文章基于文献调查法和德尔菲法进行寒区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改进的三标度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权重进行确定,将云模型引入到物元可拓评价模型,建立各评价指标正态云评价语言云参数,实现模糊性指标评价语言从定性到定量的转换,通过MATLAB多次仿真计算评价指标与各评价等级间隶属度,运用最大隶属度原则判断寒区公路绿色施工评价等级。对黑龙江省多年冻土区呼玛至十八站段公路项目进行绿色施工评价,得到“Ⅳ”级评价结果,绿色施工发展态势较好。对比模型计算结果与项目实际绿色施工情况得,绿色施工模型评价结果与项目绿色施工实际开展状况相吻合,证实了建立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的科学合理性,可为同类寒区公路项目开展绿色施工评价提供一定的借鉴。
寒冷地区公路建设日趋发展,公路建设对土壤、植被等生态因子产生影响,导致寒区路域生态环境恶化。以典型寒区代表黑龙江省公路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提出将冻土环境作为寒区生态环境评价的重要方面,建立公路施工期路域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TOPSIS模型,通过计算各级指标贴近度来确定公路施工期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对国道丹阿公路呼十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为Ⅱ级。结果表明: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黑龙江省公路生态环境评价,组合赋权法确定的权重科学合理,TOPSIS模型适用于黑龙江省公路施工期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