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7

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科学院玉龙雪山冰冻圈与可持续发展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已建成集观测、研究、示范与服务于一体的海洋性冰川与环境野外综合观测体系与数据在线可视化平台。该平台以海洋性冰川与环境长期定位监测为基础,围绕海洋性冰川区可持续发展关键科学问题,深入分析了海洋性冰川变化的过程机理,揭示了海洋性冰川变化的水文、微生物、气候效应,评估了海洋性冰川旅游服务成效与冰湖溃决灾害综合风险,研究成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期刊论文 2024-03-26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40222002

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科学院玉龙雪山冰冻圈与可持续发展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已建成集观测、研究、示范与服务于一体的海洋性冰川与环境野外综合观测体系与数据在线可视化平台。该平台以海洋性冰川与环境长期定位监测为基础,围绕海洋性冰川区可持续发展关键科学问题,深入分析了海洋性冰川变化的过程机理,揭示了海洋性冰川变化的水文、微生物、气候效应,评估了海洋性冰川旅游服务成效与冰湖溃决灾害综合风险,研究成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期刊论文 2024-03-26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40222002

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科学院玉龙雪山冰冻圈与可持续发展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已建成集观测、研究、示范与服务于一体的海洋性冰川与环境野外综合观测体系与数据在线可视化平台。该平台以海洋性冰川与环境长期定位监测为基础,围绕海洋性冰川区可持续发展关键科学问题,深入分析了海洋性冰川变化的过程机理,揭示了海洋性冰川变化的水文、微生物、气候效应,评估了海洋性冰川旅游服务成效与冰湖溃决灾害综合风险,研究成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期刊论文 2024-03-26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40222002

针对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反射信号干涉测量(GNSS-IR)单颗卫星数据反演积雪深度存在精度和可靠性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多星数据融合GNSS-IR积雪深度反演算法,将不同卫星视角下的信噪比数据通过决策树随机定权达到融合,进而实现积雪深度的反演。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算法的可靠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算法开展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反演积雪深度,反演结果与实测值的相关性相较于多元线性回归反演结果相关性提升了10%,均方根降低了46%,表明了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反演积雪深度。

期刊论文 2023-06-01 DOI: 10.19580/j.cnki.1007-3000.2023.04.017

针对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反射信号干涉测量(GNSS-IR)单颗卫星数据反演积雪深度存在精度和可靠性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多星数据融合GNSS-IR积雪深度反演算法,将不同卫星视角下的信噪比数据通过决策树随机定权达到融合,进而实现积雪深度的反演。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算法的可靠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算法开展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反演积雪深度,反演结果与实测值的相关性相较于多元线性回归反演结果相关性提升了10%,均方根降低了46%,表明了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反演积雪深度。

期刊论文 2023-06-01 DOI: 10.19580/j.cnki.1007-3000.2023.04.017

针对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反射信号干涉测量(GNSS-IR)单颗卫星数据反演积雪深度存在精度和可靠性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多星数据融合GNSS-IR积雪深度反演算法,将不同卫星视角下的信噪比数据通过决策树随机定权达到融合,进而实现积雪深度的反演。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算法的可靠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算法开展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反演积雪深度,反演结果与实测值的相关性相较于多元线性回归反演结果相关性提升了10%,均方根降低了46%,表明了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反演积雪深度。

期刊论文 2023-06-01 DOI: 10.19580/j.cnki.1007-3000.2023.04.017

针对既有ITCS系统仅依赖GPS进行列车定位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提出对既有ITCS系统进行软件升级,利用GPS+BDS卫星定位技术进行列车自主定位。介绍了与ITCS系统列车定位功能相关的设备组成;阐述了列车初始定位和正常运行定位流程;对差分信号源的选择策略进行了优化。在青藏铁路上进行了实际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升级后的ITCS系统在可用性和定位性能方面有了一定提升,可以在青藏铁路进行运用。

期刊论文 2023-04-21 DOI: 10.13879/j.issn.1000-7458.2023-04.21118

针对既有ITCS系统仅依赖GPS进行列车定位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提出对既有ITCS系统进行软件升级,利用GPS+BDS卫星定位技术进行列车自主定位。介绍了与ITCS系统列车定位功能相关的设备组成;阐述了列车初始定位和正常运行定位流程;对差分信号源的选择策略进行了优化。在青藏铁路上进行了实际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升级后的ITCS系统在可用性和定位性能方面有了一定提升,可以在青藏铁路进行运用。

期刊论文 2023-04-21 DOI: 10.13879/j.issn.1000-7458.2023-04.21118

针对既有ITCS系统仅依赖GPS进行列车定位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提出对既有ITCS系统进行软件升级,利用GPS+BDS卫星定位技术进行列车自主定位。介绍了与ITCS系统列车定位功能相关的设备组成;阐述了列车初始定位和正常运行定位流程;对差分信号源的选择策略进行了优化。在青藏铁路上进行了实际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升级后的ITCS系统在可用性和定位性能方面有了一定提升,可以在青藏铁路进行运用。

期刊论文 2023-04-21 DOI: 10.13879/j.issn.1000-7458.2023-04.21118

根据下一代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青藏铁路列控系统通过采用基于卫星定位系统的列车实时定位方案取代区间大量实体应答器的部署,在降低部署和运营成本的同时,可提供列车的实时精确定位。分析卫星定位的方案,提出在使用卫星定位系统进行列车连续定位时结合车载的测速测距信息,避免列车过道岔情况下定错列车所在轨道的问题。

期刊论文 2022-03-28
  • 首页
  • 1
  • 2
  • 3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27条,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