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7

保护高山地区地衣物种多样性,查明地衣群落物种组成特征是地衣生态学的热点问题。根据野外调查和实验数据,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天山一号冰川岩面生地衣进行数量分类,并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岩面生地衣物种组成与环境变量的关系。结果表明:TWINSPAN分析和DCA排序将一号冰川的46种岩面生地衣分为7个群丛。其中,群丛-3和群丛-5的Simpson’s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大,群丛-3和群丛-5的Simpson’s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3、2.9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3、2.87;其次群丛-2的Simpson’s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2和2.68;群丛-7的多样性最低,Simpson’s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78和1.82。群丛-1和群丛-3的相似性指数最大为0.72;其次,群丛-1和群丛-2、群丛-3和群丛-5的相似性指数均为0.67;群丛-2和群丛-7、群丛-5和群丛-7的相似性最低,相似性指数分别为0.25、0.26。天山一号冰...

期刊论文 2022-11-30 DOI: 10.13759/j.cnki.dlxb.2022.11.017

保护高山地区地衣物种多样性,查明地衣群落物种组成特征是地衣生态学的热点问题。根据野外调查和实验数据,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天山一号冰川岩面生地衣进行数量分类,并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岩面生地衣物种组成与环境变量的关系。结果表明:TWINSPAN分析和DCA排序将一号冰川的46种岩面生地衣分为7个群丛。其中,群丛-3和群丛-5的Simpson’s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大,群丛-3和群丛-5的Simpson’s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3、2.9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3、2.87;其次群丛-2的Simpson’s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2和2.68;群丛-7的多样性最低,Simpson’s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78和1.82。群丛-1和群丛-3的相似性指数最大为0.72;其次,群丛-1和群丛-2、群丛-3和群丛-5的相似性指数均为0.67;群丛-2和群丛-7、群丛-5和群丛-7的相似性最低,相似性指数分别为0.25、0.26。天山一号冰...

期刊论文 2022-11-30 DOI: 10.13759/j.cnki.dlxb.2022.11.017

本研究对天山一号冰川冰缘区沼泽、土面、岩面和岩隙4种生境中苔藓植物群落主要种群的物种组成、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值和种间联结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天山一号冰川冰缘区并未发现苔类植物,藓类植物有15科21属40种,优势科为丛藓科(Pottiaceae),优势属为紫萼藓属(Grimmia Hedw.),优势种为长叶纽藓[Tortella tortuosa(Schrad. ex Hedw.) Limpr.]和斜蒴对叶藓[Distichium inclinatum(Hedw.) Bruch et Schimp.]。4种生境中苔藓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岩隙中物种最多,土面中物种最少;群落的相似性程度不高(S?ensen相似性系数为0.256~0.364)。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较大的长叶纽藓和斜蒴对叶藓在4种生境中均有分布,与其他物种生态位重叠较小,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为0.000的苔藓植物仅分布在单一生境中,与同一生境中物种的生态位重叠较大。聚类分析显示:在欧氏距离4.0处,冰缘区40种苔藓植物可分为可5个类群,类群Ⅰ、Ⅱ、Ⅲ和Ⅴ总体上呈现同一生境的种类...

期刊论文 2022-06-20

本研究对天山一号冰川冰缘区沼泽、土面、岩面和岩隙4种生境中苔藓植物群落主要种群的物种组成、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值和种间联结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天山一号冰川冰缘区并未发现苔类植物,藓类植物有15科21属40种,优势科为丛藓科(Pottiaceae),优势属为紫萼藓属(Grimmia Hedw.),优势种为长叶纽藓[Tortella tortuosa(Schrad. ex Hedw.) Limpr.]和斜蒴对叶藓[Distichium inclinatum(Hedw.) Bruch et Schimp.]。4种生境中苔藓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岩隙中物种最多,土面中物种最少;群落的相似性程度不高(S?ensen相似性系数为0.256~0.364)。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较大的长叶纽藓和斜蒴对叶藓在4种生境中均有分布,与其他物种生态位重叠较小,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为0.000的苔藓植物仅分布在单一生境中,与同一生境中物种的生态位重叠较大。聚类分析显示:在欧氏距离4.0处,冰缘区40种苔藓植物可分为可5个类群,类群Ⅰ、Ⅱ、Ⅲ和Ⅴ总体上呈现同一生境的种类...

期刊论文 2022-06-20

为了查明天山一号冰川岩面生地衣群落主要种群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特点及其分布格局,沿海拔梯度设立15个样方,利用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了30种岩面生地衣的生态位特征,并以生态位重叠值为指标,应用聚类分析和主坐标排序法对它们进行了分类,用最小生成树对其种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的岩面生地衣生态位宽度属于中等偏窄,其中丽石黄衣Xanthoria elegans(Link) Th. Fr.和地图衣Rhizocarpon geographicum(L.) DC.的Shannon-Wiener和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最大,广泛的分布在研究区不同海拔的各个样方,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对群落结构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区地衣种对间生态位重叠现象普遍,但大部分重叠值偏低,物种间形成了生态位的分化,且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之间无明显相关。最小生成树反映了地衣种对间在生境因子上的相似性,与聚类分析和主坐标排序结果一致,将30种岩面生地衣分成3个生态类群。

期刊论文 2021-12-01 DOI: 10.13448/j.cnki.jalre.2022.021

为了查明天山一号冰川岩面生地衣群落主要种群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特点及其分布格局,沿海拔梯度设立15个样方,利用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了30种岩面生地衣的生态位特征,并以生态位重叠值为指标,应用聚类分析和主坐标排序法对它们进行了分类,用最小生成树对其种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的岩面生地衣生态位宽度属于中等偏窄,其中丽石黄衣Xanthoria elegans(Link) Th. Fr.和地图衣Rhizocarpon geographicum(L.) DC.的Shannon-Wiener和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最大,广泛的分布在研究区不同海拔的各个样方,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对群落结构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区地衣种对间生态位重叠现象普遍,但大部分重叠值偏低,物种间形成了生态位的分化,且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之间无明显相关。最小生成树反映了地衣种对间在生境因子上的相似性,与聚类分析和主坐标排序结果一致,将30种岩面生地衣分成3个生态类群。

期刊论文 2021-12-01 DOI: 10.13448/j.cnki.jalre.2022.021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冰川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文章以天山一号冰川为研究区,使用的冰川面积变化数据有1962年、1973年、1980年和1986年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冰川冻土研究室测量绘制的冰川面积数据;1991—2019年的影像数据是通过谷歌历年影像、GF1、ZY3、GF2和GF6获取的面积数据。通过目视解译提取1962—2019年一号冰川面积现状,分析近60年天山一号冰川时空变化特征,结合近60年周边6个水文观测站和气象站点的气温、降水量数据,通过对一号冰川面积变化与气候气象数据的相关关系,分析了天山一号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得出以下结论:(1)天山一号冰川面积变化:1962—2019年天山一号冰川面积在不断减少,1993年分为东西两支不同规模的冰川;发现2019年冰川面积已经减少为1.55 km2,80年代至90年代面积减少量最大,退缩率最快;由遥感影像图发现冰川东西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也通过柱状图对比发现东支面积退缩量比西支更加明显。(2)研究区气候变化:1957-2019年62年间,周边地区年均总温度和年均总降水量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年均降水量的上...

期刊论文 2020-10-10 DOI: 10.14100/j.cnki.1008-9659.2020.02.015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7条  共7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