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7

依托省道224线二道沟兵站至治多县公路改建工程,综合利用工程地质调绘、地质钻探、原位试验等勘察手段,基本查清沿线连续多年冻土类型、特征及工程地质条件,并针对多年冻土道路常见的翻浆、融沉问题,提出可供选择的工程防治措施。勘察结果为新建或改建公路的线路避绕或治理提供地质依据,也为构筑物结构和基础类型提供必要地质资料。

期刊论文 2023-11-21

依托国道332线库布春林场至根河段公路工程,提出了通过加强工程地质选线及用综合勘察手段,准确查清岛状多年冻土的分布范围和性质,并针对不同冻土类型及性质,提出了不同的治理手段,减少了冻土引起的病害,降低了多年冻土治理成本。

期刊论文 2018-10-31 DOI: 10.13379/j.issn.1003-8825.2018.S1.09

多年冻土是在东北小兴安岭地区中较为多发的一种地质情况,在小兴安岭中的分布较为广泛,并且所具有的沉融性会对工程建设带来较大的危害。为避免多年冻土区域对于工程建设的影响,需要在总结分析多年冻土工程地质特性的基础上,做好相关多年冻土区域的地质勘察,以便在工程建设设计及施工过程中避开多年冻土区域。本文将在总结分析多年冻土区域地质特点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小兴安岭地区的地质勘察进行分析阐述。

期刊论文 2016-12-26 DOI: 10.13612/j.cnki.cntp.2016.24.130

本文通过对国道345线杂多-查旦乡-查吾拉段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地质情况的现场踏勘,依据踏勘结果分析,初步估计了该路段沿线多年冻土分布情况及主要特征,为沿线多年冻土勘察设计提供基础依据,并为路线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论文 2015-01-08

由于融土和冻土之间存在明显的电性差异,使探地雷达成为研究多年冻土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探地雷达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了探地雷达探测多年冻土的物理前提条件,总结了多年冻土主要地质要素的雷达图像特征和探地雷达在多年冻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研究表明融土与冻土的雷达图像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融土雷达反射波为低频强宽振幅的稀疏波,波形较杂乱;冻土反射波为高频低振幅细密波,波形较为规则;探地雷达可较为准确地划分地层、识别多年冻土上限、确定多年冻土分布范围,但尚不能有效确定多年冻土的含冰量;另外,探地雷达对细颗粒土的探测效果要明显好于粗颗粒土。文章还指出了现场探测和图像解译分析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下一步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建议在开展现场探测工作之前先在有钻探资料或天然地质剖面处进行对比试验,搞清测区内主要地层的物性参数,掌握有效波和干扰波的分布规律,从而提高雷达探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期刊论文 2013-07-30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区工程勘察的主要方法包括一般调查、物探、钻探和坑探等。钻探是这几种勘探方法中最常用、最基本的勘探方法之一。而多年冻土地区工程钻探既有和内地常规工程钻探相同的地方 ,又有着它独特的要求。准确掌握冻土地区工程钻探的特点和方法 ,才能得到准确的地质资料 ,为多年冻土地区工程勘察作好基础工作

期刊论文

由于对冻土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认识得不够全面 ,有时会出现缺漏项情况 ,从而影响勘察质量。现遵循质量策划控制到质量控制的原则 ,对勘察过程的每一道工程程序进行质量把关、质量控制 ,以达到提高勘察质量的目的

期刊论文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7条  共7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