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

以同抚公路青龙山农场支线试验路段为对象,研究土工织物散体桩加固季节冻土地区沼泽软土地基的应用效果。采用现场钻探得到试验路段沼泽软土的分布厚度,并对在不同深度取得土样进行室内物理力学试验;采用动力触探仪测试土工织物散体桩处理前后的试验路段地基土的强度变化。结果表明:在散体桩施工后,动力触探锥头阻力由0.5~5.0 MPa提升到5~10 MPa,复合地基桩间土的软土地基强度有了明显提升。在试验路段选择2个监测断面,在每个断面两侧路肩、中线位置设置沉降标,监测土工织物散体桩加固处理和路基填筑前后测点地基沉降量。结果表明:绝大部分沉降量发生在土工织物散体桩施工过程中和路基填土施工过程中,在路基填筑施工完成,并经历一个冻融循环后,地基沉降量明显减小,说明试验路段所采用的土工织物散体桩加固处理地基措施效果良好。

期刊论文 2016-05-10 DOI: 10.13759/j.cnki.dlxb.20160510.004

新藏公路(国道219线)沿线海拔高、气候冷,存在大量冻土区。在狮泉河至日土段沿线冻土主要是季节性冻土,容易发生路面翻浆、涎流冰、路基融沉等冻土病害。通过对道路沿线冻土病害主要形式、形成原因以及主要防治措施的阐述,得出利用置换填土和铺设土工织物相结合的防治方法对解决道路沿线季节性冻土十分有效。最后提出了在道路修建过程中要加强环境保护,减轻人为因素对冻土的扰动,并加强道路沿线监测的建议。

期刊论文 2011-10-24

根据季节性冻土地段路基出现的几种病害,论述了季节性冻土路基产生的原因,简要地介绍了几种解决冻胀病害的方法。

期刊论文 2008-06-06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3条  共3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