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表中检索

共检索到 7

本文主要探讨了土壤物理性质对植物生长和土壤生物活动的影响,尤其关注了冻土的水文学特征。研究地点集中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地区,这片区域以多年冻土活动层为主要研究对象。概述了冻土产生的条件,并根据地貌和海拔特征将研究区的冻土划分为不同分区。冻土的水文学特性是研究的重点,涉及到冻融过程对径流水文的影响。此外,本文还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不仅深入分析了土壤物理性质与冻土水文学之间的关联,还强调了合理管理土壤物理性质对植物生长和土壤生物活动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未来的冻土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期刊论文 2024-05-10 DOI: 10.19754/j.nyyjs.20240430016

本文主要探讨了土壤物理性质对植物生长和土壤生物活动的影响,尤其关注了冻土的水文学特征。研究地点集中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地区,这片区域以多年冻土活动层为主要研究对象。概述了冻土产生的条件,并根据地貌和海拔特征将研究区的冻土划分为不同分区。冻土的水文学特性是研究的重点,涉及到冻融过程对径流水文的影响。此外,本文还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不仅深入分析了土壤物理性质与冻土水文学之间的关联,还强调了合理管理土壤物理性质对植物生长和土壤生物活动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未来的冻土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期刊论文 2024-05-10 DOI: 10.19754/j.nyyjs.20240430016

本文主要探讨了土壤物理性质对植物生长和土壤生物活动的影响,尤其关注了冻土的水文学特征。研究地点集中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地区,这片区域以多年冻土活动层为主要研究对象。概述了冻土产生的条件,并根据地貌和海拔特征将研究区的冻土划分为不同分区。冻土的水文学特性是研究的重点,涉及到冻融过程对径流水文的影响。此外,本文还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不仅深入分析了土壤物理性质与冻土水文学之间的关联,还强调了合理管理土壤物理性质对植物生长和土壤生物活动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未来的冻土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期刊论文 2024-05-10 DOI: 10.19754/j.nyyjs.20240430016

本文主要探讨了土壤物理性质对植物生长和土壤生物活动的影响,尤其关注了冻土的水文学特征。研究地点集中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地区,这片区域以多年冻土活动层为主要研究对象。概述了冻土产生的条件,并根据地貌和海拔特征将研究区的冻土划分为不同分区。冻土的水文学特性是研究的重点,涉及到冻融过程对径流水文的影响。此外,本文还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不仅深入分析了土壤物理性质与冻土水文学之间的关联,还强调了合理管理土壤物理性质对植物生长和土壤生物活动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未来的冻土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期刊论文 2024-05-10 DOI: 10.19754/j.nyyjs.20240430016

在季节性积雪地区,冬季气候变暖导致积雪变薄、积雪不连续、融雪提前及雪盖面积缩小等现象。然而相较于氮沉降、增温、降水变化等全球变化因子,目前尚缺乏积雪因子对陆地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影响的系统报道。为加深人们对积雪特征变化生态后果的认知,综述了积雪深度和融雪时间变化对植被物候和群落组成、凋落物分解、土壤碳氮过程、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微食物网(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影响。由于模拟积雪变化手段不同和复杂的气候、土壤背景,生态系统各要素对积雪特征变化的响应规律存在较大的分异和不确定性。例如,在未来气候变暖导致积雪变薄和融雪提前情景下,植被物候提前,生长季延长,导致生产力增加和凋落物数量增加,禾草比例减少导致凋落物质量增加,早春温度高刺激微生物活性,凋落物分解速率高,促进土壤碳氮周转过程。但积雪减少和融雪提前导致的早春低温和夏季干旱也可能引起植被生产力下降,凋落物数量减少质量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低,分解速率低,从而减缓碳氮周转过程。此外,积雪特征变化对植被特征和土壤碳氮过程影响相关研究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1)积雪深度和融雪时间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否存在交互效应仍缺乏关注,且积雪变化对后续生长季是否存在持续...

期刊论文 2023-09-28 DOI: 10.20103/j.stxb.202209192683

在季节性积雪地区,冬季气候变暖导致积雪变薄、积雪不连续、融雪提前及雪盖面积缩小等现象。然而相较于氮沉降、增温、降水变化等全球变化因子,目前尚缺乏积雪因子对陆地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影响的系统报道。为加深人们对积雪特征变化生态后果的认知,综述了积雪深度和融雪时间变化对植被物候和群落组成、凋落物分解、土壤碳氮过程、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微食物网(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影响。由于模拟积雪变化手段不同和复杂的气候、土壤背景,生态系统各要素对积雪特征变化的响应规律存在较大的分异和不确定性。例如,在未来气候变暖导致积雪变薄和融雪提前情景下,植被物候提前,生长季延长,导致生产力增加和凋落物数量增加,禾草比例减少导致凋落物质量增加,早春温度高刺激微生物活性,凋落物分解速率高,促进土壤碳氮周转过程。但积雪减少和融雪提前导致的早春低温和夏季干旱也可能引起植被生产力下降,凋落物数量减少质量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低,分解速率低,从而减缓碳氮周转过程。此外,积雪特征变化对植被特征和土壤碳氮过程影响相关研究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1)积雪深度和融雪时间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否存在交互效应仍缺乏关注,且积雪变化对后续生长季是否存在持续...

期刊论文 2023-09-28 DOI: 10.20103/j.stxb.202209192683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是土壤具有生命力的主要组成,是土壤关键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驱动者,是维系陆地生态系统地上-地下相互作用的纽带。近年来,宏基因组学和原位微观表征技术等的发展与应用根本改变了传统研究的理念,巨大的土壤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大大促进了土壤学科的整体发展。发展土壤生物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我国主要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的组成与格局;解析土壤关键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微生物调控机理,揭示土壤地上-地下生态系统协同作用机制,形成土壤生物系统功能及其调控的联网研究技术体系;将能实现土壤生物系统功能及其调控研究的重点突破,整体提升对我国土壤生物资源的认知水平及可持续利用的调控能力。

2014-01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7条  共7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