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表中检索

共检索到 1

古冻土存在的依据和判别标志主要是古冻土遗迹(深埋藏多年冻土层、古冻土上限、融化夹层、厚层地下冰)和古冰缘现象(古冻胀丘、古融冻褶皱、砂楔、土楔、冰楔假型、风成沙丘、黄土层、厚层泥炭和腐殖质层等)。文章结合大量的测年数据,利用古代和现代冻土以及冰缘现象的时空分布差异综合分析对比,将全新世以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演化过程和环境变化划分为6个较明显的时段:早全新世的气候剧变期(10800 aB.P.至8500~7000 aB.P.)、中全新世大暖期(8500~7000 aB.P.至4000~3000 aB.P.)、晚全新世寒冷期(4000~3000 aB.P.至1000 aB.P.)、晚全新世温暖期(1000 aB.P.至500 aB.P.)、全新世末小冰期(500 aB.P.至100 aB.P.)及近代升温期(100 aB.P.至今);同时,概述了各时段高原冻土的发育条件、分布范围及总面积,和当时高原上的古气候、古地理环境。

期刊论文 2006-04-12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条  共1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