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7

炭质板岩是一种力学性质明显呈横观各向同性的岩体,其岩层倾角对力学性质具有重要影响。为研究高海拔寒区炭质板岩隧道围岩冻胀特性及冻胀力分布特征,依托G219线新藏公路黑恰隧道工程,采用不同层理倾角饱和炭质板岩单向冻结试验、不均匀冻胀力理论模型和围岩–结构冻胀特性原位测试等手段,探究炭质板岩的不均匀冻胀特性、隧道温度场和围岩冻胀力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单向冻结状态下,板岩不均匀冻胀系数随温度梯度的增大逐渐增大,层理结构对板岩不均匀冻胀性具有较强的调控作用,冻结方向与层理倾角越大,板岩的不均匀冻胀系数越大,不均匀冻胀性越强;(2)黑恰隧道施工期洞口段围岩冻融圈包络图呈现梨形,在拱脚处温度最低、冻结深度最大,最大冻深为2.97 m;(3)围岩–结构实测冻胀力在0.08~0.63 MPa范围,其中左拱脚处最大,左拱肩处最小;(4)在不均匀冻胀系数考虑冻结方向与板岩层理倾角关系的条件下,寒区隧道不均匀冻胀力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表征了横观各向同性围岩的不均匀冻胀特征,可为寒区横观各向同性围岩隧道冻害高风险部位防冻设计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2025-03-12

炭质板岩是一种力学性质明显呈横观各向同性的岩体,其岩层倾角对力学性质具有重要影响。为研究高海拔寒区炭质板岩隧道围岩冻胀特性及冻胀力分布特征,依托G219线新藏公路黑恰隧道工程,采用不同层理倾角饱和炭质板岩单向冻结试验、不均匀冻胀力理论模型和围岩–结构冻胀特性原位测试等手段,探究炭质板岩的不均匀冻胀特性、隧道温度场和围岩冻胀力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单向冻结状态下,板岩不均匀冻胀系数随温度梯度的增大逐渐增大,层理结构对板岩不均匀冻胀性具有较强的调控作用,冻结方向与层理倾角越大,板岩的不均匀冻胀系数越大,不均匀冻胀性越强;(2)黑恰隧道施工期洞口段围岩冻融圈包络图呈现梨形,在拱脚处温度最低、冻结深度最大,最大冻深为2.97 m;(3)围岩–结构实测冻胀力在0.08~0.63 MPa范围,其中左拱脚处最大,左拱肩处最小;(4)在不均匀冻胀系数考虑冻结方向与板岩层理倾角关系的条件下,寒区隧道不均匀冻胀力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表征了横观各向同性围岩的不均匀冻胀特征,可为寒区横观各向同性围岩隧道冻害高风险部位防冻设计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2025-03-12

炭质板岩是一种力学性质明显呈横观各向同性的岩体,其岩层倾角对力学性质具有重要影响。为研究高海拔寒区炭质板岩隧道围岩冻胀特性及冻胀力分布特征,依托G219线新藏公路黑恰隧道工程,采用不同层理倾角饱和炭质板岩单向冻结试验、不均匀冻胀力理论模型和围岩–结构冻胀特性原位测试等手段,探究炭质板岩的不均匀冻胀特性、隧道温度场和围岩冻胀力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单向冻结状态下,板岩不均匀冻胀系数随温度梯度的增大逐渐增大,层理结构对板岩不均匀冻胀性具有较强的调控作用,冻结方向与层理倾角越大,板岩的不均匀冻胀系数越大,不均匀冻胀性越强;(2)黑恰隧道施工期洞口段围岩冻融圈包络图呈现梨形,在拱脚处温度最低、冻结深度最大,最大冻深为2.97 m;(3)围岩–结构实测冻胀力在0.08~0.63 MPa范围,其中左拱脚处最大,左拱肩处最小;(4)在不均匀冻胀系数考虑冻结方向与板岩层理倾角关系的条件下,寒区隧道不均匀冻胀力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表征了横观各向同性围岩的不均匀冻胀特征,可为寒区横观各向同性围岩隧道冻害高风险部位防冻设计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2025-03-12

定量表征特殊土场地的复杂介质及其工程参数,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的重要需求。电阻率测试技术因其快速、无损、精确和经济的特点,常作为低频条件下电法测试的首选。本文综述了电阻率测试技术在导电介质复杂(如污染土、盐渍土、冻土)和高黏粒含量(如膨胀土、软土、黄土)的特殊土场地中的应用情况,系统总结了相关测试方法的综合应用及评价体系研究进展,并论述了低频电阻率测试技术与现有原位测试技术的耦合评价方法及其前景。分析显示,电阻率测试技术在特殊土场地的调查评价中表现出良好效果,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尤其在区域划分和物理属性监测方面表现突出。然而,其在原位膨胀土和污染土场地的工程应用尚需进一步探索与验证;在黄土、软土和冻土中的定量评价机理及应用研究也需加强。此外,场地电阻率参数的解译及影响因素的消除研究还需深化。有必要开展电学测试与原位测试相结合的联合测试方法研究,以增强对场地工程特性的解译和评价能力。预期成果将为我国特殊土场地调查评价提供发展方向,并提升我国在特殊土场地电阻率测试及原位测试的技术水平。

期刊论文 2024-11-14 DOI: 10.13544/j.cnki.jeg.2024-0286

定量表征特殊土场地的复杂介质及其工程参数,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的重要需求。电阻率测试技术因其快速、无损、精确和经济的特点,常作为低频条件下电法测试的首选。本文综述了电阻率测试技术在导电介质复杂(如污染土、盐渍土、冻土)和高黏粒含量(如膨胀土、软土、黄土)的特殊土场地中的应用情况,系统总结了相关测试方法的综合应用及评价体系研究进展,并论述了低频电阻率测试技术与现有原位测试技术的耦合评价方法及其前景。分析显示,电阻率测试技术在特殊土场地的调查评价中表现出良好效果,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尤其在区域划分和物理属性监测方面表现突出。然而,其在原位膨胀土和污染土场地的工程应用尚需进一步探索与验证;在黄土、软土和冻土中的定量评价机理及应用研究也需加强。此外,场地电阻率参数的解译及影响因素的消除研究还需深化。有必要开展电学测试与原位测试相结合的联合测试方法研究,以增强对场地工程特性的解译和评价能力。预期成果将为我国特殊土场地调查评价提供发展方向,并提升我国在特殊土场地电阻率测试及原位测试的技术水平。

期刊论文 2024-11-14 DOI: 10.13544/j.cnki.jeg.2024-0286

为了研究寒区裂隙冻岩隧道冻胀力并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以川藏公路雀儿山隧道为工程依托,组合利用水压力计、土压力盒和多点铂电阻温度传感器进行冻胀力原位测试,考虑静水压力,提出了裂隙成环贯通原位冻胀时的隧道宏观冻胀力理论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原位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场原位测试方法考虑了岩-水-冰在冻结过程中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特征,避免了对裂隙岩石细观结构模型的讨论,方案合理且易于实施;裂隙岩石冻结前水压力随径向深度增加而线性减小,径向1.5~2m围岩内裂隙水挤出形成急剧增压区间,靠近结构处水压力降到最低;原位测试得到冻胀压力0.615~3.355MPa,空间分布以拱顶处最小,拱腰处最大,冻胀力模型计算得到的冻胀压力约0.46MPa,去除水压力,裂隙成环贯通宏观冻胀力理论模型计算结果接近于工程实际。

期刊论文 2021-01-13 DOI: 10.15951/j.tmgcxb.2020.s1.047

为了研究寒区裂隙冻岩隧道冻胀力并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以川藏公路雀儿山隧道为工程依托,组合利用水压力计、土压力盒和多点铂电阻温度传感器进行冻胀力原位测试,考虑静水压力,提出了裂隙成环贯通原位冻胀时的隧道宏观冻胀力理论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原位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场原位测试方法考虑了岩-水-冰在冻结过程中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特征,避免了对裂隙岩石细观结构模型的讨论,方案合理且易于实施;裂隙岩石冻结前水压力随径向深度增加而线性减小,径向1.5~2m围岩内裂隙水挤出形成急剧增压区间,靠近结构处水压力降到最低;原位测试得到冻胀压力0.615~3.355MPa,空间分布以拱顶处最小,拱腰处最大,冻胀力模型计算得到的冻胀压力约0.46MPa,去除水压力,裂隙成环贯通宏观冻胀力理论模型计算结果接近于工程实际。

期刊论文 2021-01-13 DOI: 10.15951/j.tmgcxb.2020.s1.047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7条  共7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