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

宽度不到10 km的青藏工程走廊穿越长约550 km的多年冻土区,承载了青藏铁路、青藏公路等重要生命线工程,同时,该地区强震多发,工程设施未来遭遇地震作用的风险较大。围绕青藏工程走廊多年冻土区这一特殊研究区域,从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多年冻土场地地震动特征研究两方面对青藏工程走廊多年冻土区场地地震安全性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并介绍最新研究进展。基于青藏工程走廊地震危险性对比分析结果,分别给出50年和100年超越概率63%、10%、2%的青藏工程走廊基岩地震动区划图,并转换得到50年超越概率10%的青藏工程走廊一般场地PGA区划图,与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相比,PGA=0.2g的范围有所扩大。场地反应分析结果表明,多年冻土场地地震动特征与冻土层温度及厚度、季节融化层厚度、冻土夹层厚度及其埋深有关。完全冻结场地地震动特征主要受冻土层温度和厚度影响,季节融化场地地震动特征主要受季节融化层厚度和多年冻土层厚度影响,多年冻土夹层场地地震动特征主要受冻土夹层厚度及埋深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青藏工程走廊内多年冻土区地震灾害风险区划、重大冻土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寒区新建工程抗震设防及已有工程设施抗震加固等提供参...

期刊论文 2020-11-09 DOI: 10.13409/j.cnki.jdpme.2021.04.003

 多年冻土环境是青藏铁路建设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大难题 对多年冻土发生地质灾害机理进行分析研究,是评价多年冻土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的前提;对多年冻土区段发生地质灾害(融沉与冻胀)的危险度进行量化,是准确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并达到评估目的的关键

期刊论文 DOI: 10.16468/j.cnki.issn1004-0366.2003.s1.012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3条  共3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