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4

福建武夷山地区由于冬季时期冻融周期比较短,次数较频繁,而且冻土层深度较浅,使得冰雪融化后浅层的含水率极大升高。复杂的气候环境条件,给当地沥青路面修复造成了较大困扰。鉴于此,对短时冻土区域的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及力学性能展开研究,得出了外掺剂的XT-2推荐剂量为0.3%~0.5%,掺量为0.3%的动稳定度高达2126次/mm,掺量为0.5%时高达2342次/mm,远超规范技术要求的800次/mm;有效降低了成型路面的渗透性,提高道路承载能力,符合当前我国“双碳”背景下绿色交通发展理念。

期刊论文 2023-01-13

合理确定冻结深度是季节性冻土区防冻设计的关键,为研究季节性冻土区黏土的冻结深度,统计了中国部分季节性冻土地区气温,获得了这些地区的气温特征,以此确定了室内试验的温度边界条件,开展了10%、20%、30%3种不同质量含水量的单向冻融循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0%、20%、30%3个试样的最大冻结深度分别为28、15、12 cm;鲁基扬诺夫公式预测值较Stephan公式、《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公式、《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与《冻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公式的预测值更准确;利用未冻水体积含水率修正了《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冻结深度计算值,其误差在6%之内,因而建议在季节性冻土区的黏土地区用该修正公式计算设计冻结深度。

期刊论文 2021-06-08

针对季节性冻土区高速公路路基受冻害严重影响的情况,对吉林省长平、长营等几条高速公路进行野外冻害调查。取现场钻探土样进行室内冻胀融沉试验,并分析含水率及容重值对冻胀性的影响,进而对高速公路的冻害现象基本有规律性的认识,为季冻区高速公路防冻设计和维护提供依据和相关资料。

期刊论文 2018-07-03 DOI: 10.13379/j.issn.1003-8825.2018.03.18

为了研究高山草甸区域贡觉~芒康公路路基土冻融变形特性的影响因素,基于室内冻融循环试验,分析了细粒组含量、初始含水率、冻融循环次数对冻融变形的影响规律及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冻胀率、融沉系数均随细粒组含量、初始含水率及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呈正相关趋势;设计路基土级配时,细粒组含量宜控制在19%以内,初始含水率控制在最佳含水率即9.1%左右;各影响因素对路基土冻胀率、融沉系数的影响程度分别为初始含水率>细粒组含量>冻融循环次数、初始含水率>冻融循环次数>细粒组含量。

期刊论文 2018-04-25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4条  共4条,1页